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本世纪曾表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
那么,究竟怎样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可以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9月8日在全球智能经济峰会的智能经济与社会创新高层论坛现场,宁波给出了探索性的答案——CityGo城市大脑。
为什么要打造城市大脑?
城市既是“资源高地”,又存在“效率洼地”。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快乐”,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国人深切感受到交通拥堵、生活不便、环境恶化等城市之“痛”。
人口高度集中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公共资源的供需矛盾,为城市治理者带来日趋严峻的种种挑战。我们的城市“生病”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治安违法等问题饱受市民诟病,其中交通拥堵成为众多城市的通病,浪费了大量市民的时间与石油能源,面对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超大规模路网、复杂车流变化,低效率的交通管理成为制约整个城市发展的短板。
所以,智慧城市的推进成为了当下的一股热潮。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中国有近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成为了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
尽管智慧城市很热,但大的突破尚未取得。原因在于应用开发各自为战,系统孤岛破解很难。同时,信息资源没有盘活,智慧城市运营很难等等。
因此,城市急需一个智慧的枢纽平台。
在智慧城市枢纽平台建设方面,已经有一些先行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像IBM的IOC、阿里的ET城市数据大脑、巴塞罗那的智慧城市3.0等选取了不同的路径进行探索,并取得积极进展。
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宁波市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出了CityGo城市大脑平台。CityGo城市大脑平台是基于宁波市在智慧城市和智能经济的实践基础,由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两位院士提议,依托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联合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力量,共同协作取得的成就。
城市大脑能做什么?
在智慧城市领域有个形象的说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南极到北极,而是隔壁办公室的数据我们共享不了。即使是城市的主要管理者,想要共享数据也很难。
所以CityGo首先要解决的是数据共享问题。
在城市大数据共享的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三个难题。“不愿共享”是“意愿”和“利益”问题;“不敢共享”是“风险”和“法规依据”问题;而“不能共享”主要是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应用平台五花八门,数据标准千差万别,数据库接口相互不通,所以数据共享难度很大。
所以,CityGo要做好四件事儿——首先,联通城市要素,实现城市万事万物互联互通。
其次,赋能和聚能相结合。一方面,城市的管理者、企业和市民不仅是数据、算力、算法、知识等信息化资源要素的使用者,平台不断为他们赋予能量;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数据、算力、算法、知识等信息化资源要素的提供者,从而让平台不断汇聚能量,进而形成城市信息资源的大共享体系。
第三,采用群智模式。城市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在解决好各自业务创新的同时,行业的经验、模型、算法要能够在平台沉淀、积累,实现流动和再创新,也就是依靠群体智慧和多方协作,实现城市的智能运营。
第四,构建系统之系统。既要实现独立系统不具备的功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城市体征和运行状况;还要与独立系统进行协作,集成和融合各有关系统的数据、算法、知识和模型,并对它们进行监测和评估,保证它们的运行和安全。
因此,有了CityGo平台后,可以轻松地将人口管理涉及的所有部门,包括公安、人社、教育、科技、民政、卫计等部门的数据,以及运营商动态位置数据等等,以简单、高效的方式进行联通。
同时,因为基于CityGo构建应用更便捷、更简单,所以传统开发方式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开发的任务,在CityGo平台上,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完成开发。
目前,CityGo1.0已经在市环保局、市政务云等多个单位进行应用、测试和验证。2017年10月,CityGo在市环保局应用,以简单、高效的方式解决了多源数据融合、多表订阅问题,也解决了与工商、政务云中心等单位的数据交换问题。2018年6月,CityGo在市政务云部署测试,接入了服务器、Oracle、MySQL、MQ等上亿条数据,验证了海量多源数据采集、目录自动生成、交互式数据订阅、任务监测、系统安全等功能。
总的来说,CityGo可以在城市中扮演四个角色——一是城市数据的“大管家”,不仅能够自动生成活化的数据目录,用户可交互式对他掌握的数据资源进行标注,设置安全策略,监测对外共享和开放情况。
二是城市的智能“神经中枢”,不断汇聚城市各行各业的算法、模型、知识、经验和智慧,并进行传播和再创新,逐步形成最强大的城市大脑。
三是城市运营的“金算盘”,为城市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治理和运营,提供有效的计量工具、收费依据和开放的载体,以合作共赢、利益共享促进城市智能运营。
四是城市数字创新的“中继站”,城市的企业和市民不仅是城市的数据、算法、模型、知识等信息化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提供者,并且这些资源可以在平台进行沉淀、积累、传播和再创新,为城市协同创新和创业提供全面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