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内,国内无人机乱闯多地机场的“黑飞”事件挑起公众敏感的安全神经。在过去的一周,从4月14日至4月27日,成都双流机场接连发生8起无人机扰航事件。总计造成114个航班备降、超过40个航班延误、4架飞机返航、超1万旅客出行受阻被滞留机场,严重威胁民航飞行安全。而事件仍未停息。
进入四月中下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频频发生无人机干扰民航事件,最严重的是4月21日下午3个小时内双流机场共遭遇四个架次,违规无人机干扰,导致58个航班被降西安等地机场,造成四架飞机返航,超过一万名旅客滞留机场。飞机广播通知,因无人机闯入造成航空管制,起飞时间待定。
昨晚成都当地媒体发消息:又、又又、又又又来了!成都双流机场再受无人机干扰。26日下午6点多,成都双流机场再次发生无人机扰航事件,共造成22架航班备降,目前公安正在查找肇事无人机。
“快去双流附近逮无人机,搞不好就发财了。”这几天不少成都的手机号频频收到信息,未经军队、民航部门许可,操纵飞行无人机公安部门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追究,举报有奖。“对于查实的违法飞行线索,我们公安机关将给予每起不低于一万元的奖励。”
今天,无人机生产厂家大疆公司也决定,出资奖励提供4月14、17、18、21日影响民航飞行案件举报线索的人员,最高奖励达到100万元人民币,怪不得有人激动地去找违规无人机。
截至发稿,成都警方尚未公布前述8次“无人机扰航”案件的侦破进展。另据报道,成都当地无人机爱好者告诉媒体,为了遏制无人机飞行乱象,目前四川当地公安正在对无人机持有者的情况进行实名登记,以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力度。
从接二连三的“黑飞”威胁事件,到相关政府收紧政策的回应,厂商与用户在权限和责任之间的权衡,以及厂商与上级管理机构的合作和沟通,大家可以看到,无机市场的规范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问题,已经上升到社会群体事件的范畴。
澳大利亚:普通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在120米之内 对各类玩家也有相应法规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近几年澳大利亚的无人机普及率越来越高,像我自己也买了一架无人机,平时会开车到郊外去做纯休闲式的飞行摄像。而身边一样喜欢玩无人机的朋友也不在少数。
无人机在澳大利亚出现的问题的确不少。2013年一次无人飞行摄像机由于操作失误撞上了悉尼海港大桥,这一度使得澳大利亚警方以为发生了恐怖袭击,出动了反恐部队。在2013到2014年西南沃尔什州山林大火时期,更是发生过两次无人飞机进入火场,干扰灭火作业的事件。去年,悉尼飞机场曾经记录到四周之内两次受到无人机操作者把飞机鲁莽开进飞机场的干扰,甚至有一次一架无人机已经非常接近机场上的波音737客机。
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休闲用的无人飞机不得飞入受管制机场,或者人口稠密地区5.5公里的范围内;非职业玩家不得将飞机飞进他人30米的范围内;获得飞行资格的航拍师不能将飞机飞进他人15米的范围内。
现在新一代的普通无人飞机可以飞到数百米高,还有像法国的一个无人飞机公司推出的最新无人滑翔机的卖点就是,玩家可以戴上专用第一人称视角的眼镜进行操纵飞行,但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这两样都不被允许。根据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的规定,普通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只能限制在120米之内,而且操纵者必须在直接的视线能够看到的范围内,监督飞行。
澳大利亚的无人机购买时,在包装内都会有《民航安全局法律条款》的简单说明,而一些无人机企业也配合澳大利亚的执法部门完善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比如世界级无人机领导性品牌——中国的大疆无人机就在所生产的精灵系列无人机上进行了禁飞区的改装。在澳大利亚大约10多个主要的机场周边,由于内设的禁飞限制,这些飞行器都无法起飞。
日本:出台《无人机管制法》 划定禁飞区
为加强反恐和禁止无人机在重要设施以及禁区上空飞行,日本国会于2016年3月17日通过了《无人机管制法》。《无人机管制法》将首相官邸、皇宫、外国政要下榻地酒店等地上空列为无人机禁飞区域,并且授予警方视情况摧毁可疑无人机的权力。
美国:对无人机操作者有特定知识测试及证书 并有无人机隐私指南
在美国,近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的最新规范框架取消了执照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操控无人机的特定知识测试和证书,使得使用无人机的成本更低,同时也更快、更简单。
最新规仍保持现有的限制条件,而其中也规定,小型无人机如果在过度拥挤的领空或人口拥挤地区上空飞行时,必须受到空中交通管制。
2016年6月,美国电信和信息管理局还发布了一套无人机隐私指南。总体看来,指南包括第一,使用无人机时应告知他人;第二,建议利用无人机系统搜集和存储覆盖数据时应谨慎;第三,对覆盖数据的使用和共享予以限制;第四,要求无人机运营商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或共享覆盖数据用于营销目的;第五,无人机运营商应确保覆盖数据的安全,同时关注并遵守不断变化的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法律。
德国:对无人机有《飞行器管理办法》 2017年初拟定新法草案加强管理
《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根据德国现行的《飞行器管理办法》,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模型飞机不需要任何许可证。但随着无人机的不断增多已经对航空安全、社会治安,甚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2017年初,德国拟定了一份新的法律草案,加强对无人机等小型飞行器的管理。
新法有以下几个核心内容:首先是牌照制。任何重量超过250克的飞行器必须在醒目位置上写有其所有人的姓名以及住址。其次是驾照制,操作者必须持有有效无人机驾照,也就是必须具备飞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控能力。第三是飞行许可制,必须要到当地相关管理部门申请并获得许可才允许无人机在户外飞行。第四是敏感区域禁飞制,如一些重要的军警设施、工业区、人群密集区、车站、机场附近等,禁止无人机特别是带摄像功能的无人机飞行。最后是限制飞行高度不得超过100米。新法对无人机从起飞重量到飞行高度、使用范围和数据安全等都做出了详细且严格规定和限制。目前该法还需经德国联邦会议审议,通过之后将会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