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那就是用智能制造助力各个产业的升级。
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针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加大如数据采集(传感设备等)、数据存储(存储器等)、数据传导(工业以太网等)、执行载体(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 等方面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应用,都提出了未来10年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
而近期,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宣布: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工作的正式启动。推动中国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工作,全面铺开。
信息经济的“下一站”就是智能经济
首先看一下“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出发点是什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对媒体表示:“推动智能制造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以汽车产业为例,社科院工经所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仍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苗圩用“缺核少芯”来形容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苗圩谈到:“一些重要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抢抓的制高点,而主攻方向则是智能制造。”
与“智能制造”相对的“智能经济”这一概念,也因此被推上“中国制造2025”话题中的舞台上。
智能经济意味着,人们无论是在生活方式、社交方式还是生产方式方面,都因智能制造发生巨大变革。智能经济是信息经济更高端的部分,在新一代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下,人类社会迎来了智慧城市、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迎来了一个颠覆传统以人的智能为主导的全新经济形态。
相应地,智能服务将重塑制造业价值链体系,刺激传统制造企业不得不寻求“逆袭”出路,不断通过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创新突破,推动产业中观层面的全面进阶,最终迈向“中国制造2025”高阶形态。
总而言之,智能经济会有力地变革服务和生产模式,是“中国制造2025”的助推剂。
“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缘何花落宁波?
不久前,在“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宣布: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工作的正式启动、全面推开。
1,宁波制造产业集群竞争力强,机器人制造等细分业位居中国榜首
宁波地处浙江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制造业是浙江宁波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15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57亿元,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位、浙江首位。
宁波以创新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为主体。
人们熟知的雅戈尔、方太、奥克斯等知名品牌出自该市,此外,宁波市在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器、纺织服装4大领域的产业集群非常有竞争力。例如,全国1/3的小家电由宁波制造,宁波有10多个细分行业小家电产量长期保持全国第1。
此外,在宁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以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行业也正在崛起。据统计,2015年宁波全市机器人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40亿元,涌现出一批像伟立、柏同、大正等机器人制造企业。行业专家介绍,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落户宁波余姚市半年来,已经自主研发了7款目前在我国最先进的机器人,还拥有2项机器人核心技术。
2,更大利好政策与扶持,助力宁波制造产业升级
在“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工作中,宁波市将得到国家更大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及部属高校的专家,也将为试点示范城市提供专业咨询和智力支持。如今宁波成为首个政策试点城市,无疑为整个宁波的制造企业创造宝贵的产业升级机遇。
制造业新格局正在全国加速成型
自“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目前已有广东、江苏、浙江、等25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以及措施。
比如,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制造业发达地区,均将产业发展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领域;安徽、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提出全面升级制造业,除了继续深挖能源开采设备、煤化工装备、农机装备、基础工艺设备等原有优势产业的潜能外,还提出将发展重点拓展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产业;陕西、四川、广西等西部省份则根据各自产业现状,提出了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西部省份还根据各自地理位置,确立了一系列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策略。
从各地的政策内容来看,各地形成了东部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中部产业升级、西部优势产业突破的不同发展思路,制造业新格局正在加速成型。
此次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中国制造2025”这一行动纲领将迎来升级中国制造业的新阶段和新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