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项碧波:技术创...
井贤栋:AI技术...
彭思立:万物互...
王志良:“互联...
李德仁院士:大...
沈晓卫:人工智...
专家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专家专栏

全国人大代表郭启勇建议:身份证变成“一卡通”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3-20   浏览次数:5066 次

翻开钱包或卡夹,各种卡片厚厚一叠:医保卡、社保卡、房积卡、银行卡、会员卡……卡片数量多、品类杂,不同地区的区域保障卡相互不通用,各个医院的就诊卡也繁杂不齐,银行卡的介入更形成了多种不同标准,市民一旦丢卡或迁居,补办“社会保障包”真是又难又烦。如何简化程序,用“一卡通”替代“保障包”呢?全国人大代表郭启勇建议,用身份证做“一卡通”,辅以指纹识别,使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

  郭启勇表示,现代身份证与传统的“纸板配照片”式身份证相比,相似之处很少,而更多的是采取高技术的智能卡形式,具备由计算机进行扫描和阅读的能力。身份证由国家颁发,可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近些年,大量新技术出现允许身份证包含多种信息于其中,包括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等。目前所有的社会保障的卡片均由身份证作为发放标准,而身份证作为非接触式IC卡,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场、火车站、旅店住宿等场所,甚至替代了医院就诊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身份识别。

  郭启勇代表建议,目前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的平台已经建立,读卡设备技术也已成熟,如果再辅以指纹识别的话,身份证将成为各行各业最好的身份识别平台,既减少了其他卡片的制作成本,又缓解了市民多卡使用的繁冗和不便。此外,身份证还包含了性别、年龄、出生地等信息,这些信息或可成为分析社会保障服务的数据库,进而指导调整社会保障服务水平、能力,分析人群迁移、就诊率、发病率等社会服务指标,将明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