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广电网】我不敢当专家型的CEO,但今天可能不得不给大家太多增量的智慧,是前些天看了这个题目,做了很多的准备,发现今天我所要讲的东西龚主任把5分钟把要点都给覆盖到了,又听了熊秘书长讲的部分,用优美的语句把实用项目和技术的部分也都覆盖了,我只能从企业的角度讲一讲。
智慧的起源是来自于IBM2009年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从智慧地球就多了很多智慧的项目,包括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交通,以及我们所关心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SmarterCity,Smarter从英文上来讲是一个比较级,其实是一组“更”,后面跟着形容词来表达的时候,想到“更”我们想到什么,没有更好,没有最好,智慧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总结一下更,一个是更敏锐的感知度量,一个是更深邃的洞察解析,还有一个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所以其实在智慧这个概念提出来,它的设想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利用角度,从这三个方面去扩张,去美化我们的生活。
在讲到我们博大精深的中文来诠释这个智慧的时候,前面张局已经提到这个智慧,我想从英文再衍生,Smarter智慧,聪明VS智慧。聪明是耳灵为聪,眼清为明,用脑做事,看清事物的表意,寻找合适的做事方式,一种生存能力。智慧是四时能变谓之智,柔质受谦谓之慧,用心做事,洞察事物的内涵,辨析判断、实现自己最终的目标,一种生存境界。中文来权势的话又有一个比较级的升华,又是中文去看待。
智慧城市在全球有一个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这个已经非常多了,包括在欧洲,包括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等都有。
现在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是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从技术手段来讲,有物联网,还有3D场景的建筑,包括云计算,包括物联网,还有微交互,微信、微博等等。
我们看一下峰会的主题,很多领导都提到了“云物移大智”,四大技术革命奠基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
在去年的6月份,全球和中国都发生了一件比较大的事情,就是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超过了传统宽带的用户数,这认为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会缩影成一个局部,在我国正在发生的我们会进一步的推进三网融合,包括正在做的事情,民间资本进入电信。刚才张局所展现在无锡做的事情,在将来智慧城市不是分割的,我们正在做光纤覆盖。我们提到移动互联网,从3G走上4G,还有在无锡建立4万个无锡热点,很多的场景会用到卫星的通讯来搭建这样的网络,我们还看到在明年还会有一个概念兴起来,叫电视互联网,我们已经有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又会成为发布平台,明年会有一个电视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所有的这些都是局部,也就是将来内容和服务会在各种网上发布和传播,而这些网和网之间,将来会不会有壁垒,有障碍呢?没有,国家在做消除这样的障碍,而运用场景上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在微信上面,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可以把在手机上的使用连接到Web端的使用。
物联网将在云和端进行全力布局。有一个公司是做视频监控的,他们跟我们合作要部署云端,把他们卖设备转化为提供服务,是云的存储的服务还是说有其它双向的服务,或者是一个跟业务结合的场景解决方案。我也去拜访了无锡园区的一个企业,是做液晶屏,也是很好的产品,它背后也有云的发布,和交通,和地图,和新闻等等都有连接起来。对于这个领域,我想引用前面龚主任提到的一个词,叫“共享未来”,从生产要转化为服务,从销售转化为运营,这个在我们政府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上面,可能也是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如果只是生产,只是做销售,可能就抓住这样共享未来的机遇就会减少,我们要通过服务转型的方式,通过运营的方式,来加快这样一个技术推动和应用创新的进程。
大数据前景更加广阔,所有人都共识这一点,在智慧城市的将来,都会有很多大数据的应用在里面。可是目前我认为我们还再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在初级的阶段大数据的阶段就是4个V,大量、多样、快速和价值,这个数据的价值是什么?还不知道。
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把它用起来的时候,在用起来的情况下面我们再做的事情是采集,扩张的角度和范围采集到数据,这个过程是自动化,易于存取和灵活的时间,然后就是分析。在日本有一个核电站的事件,他的遗害还是存在的,核电站是有很多的监控,当某一个传感器超过阀就会关机,这种关机每年是以千万美元来计算,他们做了一件事情,把所有传感器的数据放在一起然后进行大数据的分析,他们发现在某一个传感器达到阀之间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是有传感器的表现预见在一起,这个时候可以做很多的检查和预防,使得它不达到临界点。当他达到这些结论它是怎么跟核电站签合同的呢?签的是10年的合同,如果在10年里这种当机的时间减少,减少多少就从这几千万美元里面减少多少,这就是非常经典的一个模式。
我想将来的大数据是联起来的过程,第一个是自组织,会把知识经验积累、衍生和结构,会自表达,说明提供的数据知识经验,提出需要的数据知识经验,是能自我表达的,最后它会是社区化,用联合的方式产生更深、更远、更广的智慧。对政府单位来讲,管理城镇化的一个问题就是民工,用工,人少了我们有用工荒,多了会有很多社会的安全,如何来看城市里面的流量,从交通抓起吗?最后我们知道有一个指数是非常有代表性,这个指数是最能体系,这个指数叫榨菜指数,这个数据来源于哪里,我们怎么去获取,这只是一个代表性,我们可以用别的数据来参考,来帮助我们政府进行城市管理。
我们讲一下大会的主题,进一下云计算的定位和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云计算给智慧城市起到了基础支撑的作用,它为整个联动实现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我们前面讲到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它只是形成上的互联网,而云计算是模式上的互联互通。讲到模式创新,我可以分享一个案例,是两周前在北京,有一家企业是做种子的,他们想放到云上,怎么放到云上,我既然是做种子,在农场主种的时候有一个全生命的服务周期,我对于这个种子怎么种的好,他可以提供农具等等,他通过云的交互方式提供给农场主。跟他们沟通之后我觉得他们可以做的更多,为什么?云农场不是说为了给这些农场去服务,它因为有稳定的农场主的客户,而这些农场主都是非常熟练的种他的小麦、大豆等等种子,农场的档期是可以在云上进行发布产品,可以提供价格更高的商品。当一个传统企业想走上云上他可以思考,和他所看到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
开放和共享是云时代的普世价值观。我们看到非常多都是放在云上,或者提供服务,或者提供产品,所在的层面有Iaas的部分,有Paas的部分,有Saas的部分,他们可以没有障碍的进行连接和衔接。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叫好贷网,是做贷款的,他想做到的就是为这些客户提供贷款,他希望得到什么呢?我要做个人有信用的审核,我要做信息的征信,我要做银行那边贷款的产品,他希望这些服务都是用一种方式在云上发布出来,他可以把这些衔接起来就能够去提供数据,这是他想做的事,但是现在还没有,很多征信的机构,提供财务的、税务的机构没有放到云上,银行也没有把贷款的产品放到云上,他还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不同的银行、不同的贷款产品,可以为一个贷款产品拼接在一起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也是完全可以放在云平台上来实现的,更加便利的做法就可以实现。
总结一下,云计算除了在模式上面以外,我们作为基础支撑的地位,还要帮助智慧城市解决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
1.技术和设施投入巨大,而更困难的是对投入市场时间把握。
2.新兴信息化发展迅猛,传统IT架构不能适应。
3.应用受众范围扩大,用户体验要求提高。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允许一个页面的等待时间是12秒,在今年在座各位可以想,如果一个页面3秒钟不跳出来,你还会等吗?应用受众范围扩大,用户体验要求提高,对于我们做这个事情有很大的制约。
4.网络安全和互联网监管环境。
5.横向跨条线的沟通和协调困难,这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些挑战。
云计算都是帮助智慧城市应对挑战。云化的IT基础设施,优化IT架构,我们可以迅速部署和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运营保障。另外我们会有全国规模、跨运营商、跨地域的,在这个阶段可能更为重要一点的云计算服务,可以夯实基础设施。独立和第三方的云计算服务,打破条线区间的规模。
花云围绕平台构建两个云计算生态圈,团结最广泛的云计算发展助力。一个是帮助传统的IDC/ISP转型为云IDC/ISP。另外一个我们帮助传统的In-house软件云化为Saas服务,这是通过Iaas平台和Paas平台来做的,在这样的一个产品下面,把云计算最广泛的互联互通的性质,这样一个使命能够发挥出来。
我的演讲到这里结束,我想总结下来就是“云物移大智”是第四次产业革命新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城市的目标就是新产业革命成果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