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科技消息,2013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12月6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以“促进信息消费
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为主题,探讨如何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持续和快速进步。央广网科技进行全程直播。
神州数码集团副总裁谢耘作了题为《IT的转折与智慧城市》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听了一上午可能大家也累了,也饿了,我争取快一点,不耽误大家吃饭和休息的时间。IT产业是一个话题不断的产业,今天我想介绍的抛开云计算,O2O和大数据,从更底层来看IT产业到底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所以前半句话是IT的转折,我们基于对IT产业这种理解,我们在推进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所以今天的话题可能是围绕着这个。首先讲IT转折,IT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开始出现,一直到今天,中间发生了很多重要的转折,这个不谈了。但是走到今天,其实IT产业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这个核心的变化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标题,就是说技术平台正在让位于应用,技术平台以前,应该说在此之前,整个产业的发展,IT产业发展都是技术平台在主导整个产业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认为从今天开始,从现在正在经历着转折,IT产业未来的发展的主导力量将会是应用,而不在是技术平台。这里讲的并不是软件和硬件的问题,刚才很多嘉宾讲了软件定义这个,软件定义那个,我们认为这个技术平台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为什么这么讲呢?IT整个技术推动今天发展到今天,云计算也好,大数据也好,包括宽带通讯也好,其实最核心的还是集成电路技术。大家可能知道我们用的无线局域网,马上带宽会到2个G以上,为什么能够做到,这都是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技术发展有直接关系。这个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已经投放市场的芯片,最小的线宽做到22个纳米,这是什么概念呢?在大头针的针头上可以放一个亿的晶体管,这种发展导致了什么变化呢?不仅导致了硬件的变化,也导致了软件基础平台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基础技术平台的资源,性能,已经不在成为应用的制约的因素,在此以前一直制约着我们应用发展,比如说我们买一个电脑,我们会问有多少存储,CPU是多少,现在已经不必要关心了,这个手机有多少核?八个核,我跟高层人聊了,其实手机两核就够了,因为技术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没有办法,往里面装了八个核,成为一个卖点,而不是真正技术应用需求。所以IT产业到今天,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实质性的变化,并不是软件定义,而是由应用将会主导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这不仅仅将主导硬件的发展,而且还要主导软件的发展,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
其实打一个比喻,在此之前,IT产业是从婴幼儿变成一个少年,从今天开始,IT产业已经变成青年了。所以IT产业和黄金时代,其实刚刚开始,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看法。
下面看一下应用,应用在发生什么变化?随着技术平台,让位于应用,应用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历史来讲IT产业应用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计算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流程化应用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今天,互联网的时代。第一个阶段我们处理的数据是物量,我们对物理量进行各种各样计算,我们第二个阶段处理结构化的数据,我们基于结构化数据做银行系统,机票系统,ERP系统,这处理的是流程。第三个阶段是非结构化的数据。第一个阶段的应用其实是点的应用,他只解决一个点的问题。第二个阶段的应用是解决一个一个活动连成的一条线,这解决的是线的问题。第三个阶段交互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将会解决面的问题,就是IT产业的应用不在解决点的问题,不在解决线的问题,流程的问题,而是将会注重解决面的问题。当然这个面是要融合点和面的应用。当今天很多人还在谈,你有什么想法的时候还是谈点的应用和线的应用,这种想法在未来将会有问题,至少我们在构建核心应用系统的时候不能从这个角度去想,而是我要去想我的系统为我的服务对象能提供什么样的全面的面的服务,而不仅仅解决他的一些痛点。
我们买一台高档汽车,绝对不是在关键的性能上做好了,他在音响,座椅、把手,在造型,在喷漆上都会做得很好,这才是高档汽车,IT应用正在进入这么一个阶段,给人,给他的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服务,而不仅仅说这个汽车跑的快,汽车耗油低,或者汽车安全可靠,这是IT应用产业,在应用层面的一个大的转变。
从线到面的转变,其实会从根本上解决大家谈论的信息孤岛问题,他会从面来进行。这个就是我们在银行里面做的,不细说了,原来是一条一条线,按照一个一个流程做的,现在我们给银行推出最新前端系统是平台化面的服务,而且在最底层是服务对象360度视图,这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主体的虚拟影象,你今天谈虚拟影象是大数据吗,我说大数据是什么?这在描述一个现象,人们把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应用都装在大数据的概念下面,其实大数据并没有代表某一个具体的应用,或者说一个具体的技术。甚至你仔细去看大数据的应用,我刚才在翻杂志,刚才记者朋友送给我一个院士谈大数据,大数据要做关联分析,关联分析是很传统的一个东西,非常非常传统的东西,这不能说几十年前,上百年前就有的东西。大数据并不是技术概念,我这里谈的是什么呢?数据要真正在今天面对这么多数据量之后,IT的基本应用模式发生变化。我们以前数据为应用服务的,卫留成服务,下面我们用这些数据干什么,不仅仅为应用服务,我们首先用数据构成服务对象虚拟影象,在这个基础上构造服务,这是IT服务更为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将会带来应用技术全面的变。先讲虚拟影像,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建模过程,你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时间的因素,时候的演化等等,这是我们做的数据图。在这样情况下,IT应用各层会什么样子,在数据层,他会用主体的影像方式来构建,而不是简单做一个数据库,在应用层形成面的服务,在交互层会形成人和人机之间自然的交互,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从苹果开始搞这个事情,一直到现在所谓的可穿戴的设备,其实指的很多是交互层的关系。
现在给大家用一个例子讲一下IT应用的变化,到底智慧城市会变成什么样,这是我们做的。这是城市管理系统,交通、食品、安全等等,传统的做法就是通过物联网,底层的传感器,把数据采集进来之后,就会直接被各个部门应用所使用,他会形成各个孤岛,一旦形成孤岛,我数据共享怎么共享呢?我们要建一个数据交换平台,这样试图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但实际上用映像的方式,我们认为未来去应用很主要的基本模式,将会完全不这样。我们把所有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先汇集在一起,根据这些信息所反应的城市的所对象的内在的关系,来形成一个城市在虚拟空间中的一个实时映象,这是一个描述性动态的,这不仅仅把建筑数字化,他包括整个城市是各个方面的,包括流动的过程,来形成影像之后,各个应用将从映像抓数据。所以这个映像可以支持各种各样应用,新的影像出来不必采集数据,你把应用做好了,这种模式从根本上来改变所谓的信息孤岛。他其实完全是全新的IT应用的建设模式,他会引发整个技术和应用系统的基本架构的变化。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这是我们现在推出整个面向智慧城市的应用,我们上个月刚刚发布的架构,最底层是城市虚拟的映像,上面是面临三类不同的服务对象,个人企业和城市管理,我们建了三个平台化的融合的面的服务,来给三个映象提供他们相应服务,我们这里希望提供全面的各种各样的服务。
这是围绕个人,比如说个人的医疗,个人的出行,个人的教育等等,我们会围绕个人主体,整合出一个完整的服务来为他提供,而不是说他简单的提供几个核心的主要的服务。这是我们视频平台的架构,你可以看一下,我们已经在好几个城市开通了,大家有兴趣可以上去看,这是涨价港智慧港城网页,浏览器界面,这是我们面向市民的一个面的服务的平台,首页面,等一下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张家口的智慧港,因为你们不是市民,你们没有办法实名注册,整体上在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对IT产业宏观的,应该说在本质上的变化,我们在用全新思路构建整个系统和应用模式,这是我今天的情况,不一定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