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项碧波:技术创...
井贤栋:AI技术...
彭思立:万物互...
王志良:“互联...
李德仁院士:大...
沈晓卫:人工智...
专家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专家专栏

王和: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3-12-06   浏览次数:4285 次

  新浪财经讯 12月4日,第八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财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和在“大数据时代的保险创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保险立业资本是大数据,大数据条件下挑战大数法则,大数法则走向定律,一个事实不是因果,而是关系决定,这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征,其次保险经营有一系列的原则,我们讲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险运营原则,最大诚信原则,经营补偿。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和:尊敬的王主席、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让我有机会来这里就大数据跟保险,跟金融的话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对于大数据有三个字,一个非常大,一个非常热,还有一个非常深。我想就非常深这个问题说两句话,第一我觉得大数据本身所涵盖的东西是非常深邃的,第二更重要的是大数据对于保险、金融乃至于经济,甚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是非常深刻的,这种深刻程度可能是我们现在所还不能够深刻理解的。

   我一直做大数据和金融和保险的研究,所以说今天也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做分享,但是这个话题非常大。我很难用短时间说透,我只能提纲挈领的向各位作一个汇报。我想来想去这么一个题目,叫“基于挑战的相对论”,我希望从相对和绝对这两个视角来看一看大数据对于金融保险业意味着什么。

   首先绝对层面来看大数据无疑颠覆金融保险业。去年写的文章题目叫大数据颠覆保险业,后来换了一个题目,大数据将改变保险业。这里我想从三个层面来带大家看一看我为什么说大数据将颠覆,第一个层面是理论的颠覆,大数据出现六个或者不止六个特征,就是我们从样本到全量,从推理到实证,从因果到关系;从历史到当期,从行业到社会;从质量到维度。这意味着什么?底层上来讲将根本改变科学,模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界。再往下走一层,它将改变行为科学的基础。就保险业来讲,它将改变一个预测科学,如果说我们从这三个层面,人文科学、行为科学和预测科学三个层面思考这个问题的话,我相信大家对我说法会有一定的认同。从理论的颠覆再往下走一个层面,我们来看保险,保险立业资本是大数据,大数据条件下挑战大数法则,大数法则走向定律,一个事实不是因果,而是关系决定,这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征,其次保险经营有一系列的原则,我们讲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险运营原则,最大诚信原则,经营补偿。我概括的说一句,这些原则放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都要重新思考。比如说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制度立业最根本的原则,背后是制度效率的思考,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第二是对商业模式的颠覆,无非有三个经营模式的核心要素。第一它是信用中介,第二它要实现一种数的集合,第三它体现出一种专业管理。我们来看信用中介,核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基于这种信息不对称,金融业经营的根本是允许一种信用差价,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发现无论信用不对称,还是所谓的信用差价这种经营模式都面临挑战,所以脱媒仅仅是拉开大数据时代序幕的一角,要素的结合。金融业存在最大的功能在于,它实现数量集合。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在C时代,金融业所谓数的集合面临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可能性还是效率,我们可以看很多很多的例子。刚刚过去的光棍节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印证。

   第三个就是专业管理。到数据时代本质上挑战金融业存在所谓的专业,搜索引擎智能化,以及网络民主,专家不存在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机构,而是存在于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中。

   第三个颠覆来自于对经营技术的颠覆。我们知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一个子项目,就是车联网,而车联网对于汽车保险的经营也将产生颠覆性。中国人保已经启动实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知道车险的经营第一个阶段是保额定价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车型定价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使用定价的阶段,中国保险业将跨越车型定价,从报额定价直接迈向使用定价,这就是基于大数据时代,基于车联网来实心的。而这种定价除了能够非常科学、精准的定价以外,它还有一个社会溢出效应,就是它能够去激励和改善人们的驾驶行为,为整个社会创造福祉。跟物联网相关的还有一个全景式的健康管理,所以未来的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如果不放在物联网基于健康管理物联网的平台下,是很难有绝对的优势。

   第二个我们知道基因技术和生命工程也将在根本上挑战保险业经营,或者说寿险业经营的基础。我觉得未来将出现多维、动态和类群的生命表。这中名表将有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或者说我们传统概念所能够理解的生命表。

   第三个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将根本上改变农业保险技术。农业保险面临最大的挑战是道德风险和经营效率问题。中国人保在应用遥感做农业保险的方面,我们提出来叫暗途承保,暗途理赔,用无人机很好实现对农业保险经营效率的贡献,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保险,进入到农业保险的2.0时代。

   这是我分享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大数据所带来的绝对布挑战。保险、金融面对着未来它的机遇在哪里?其实我们也能够看到,保险业所面临的机遇还是非常广阔的,首先看通过四个背景来理解未来,来理解我们的未来何在。从技术的背景上来看,我们会发现大数据时代对于数据,对于信息的管理会出现四个特征。第一是采集,采集的无所不在,第二是存储,存储面临泵本和公共存储,第三是传输,传输面临宽带跟频谱的管理,还有移动数据带来的改革。第四是处理,我们面临量子计算从根本上改变存储和计算的一些底层技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技术会改变两个最重要的要素,一是成本,二是速度。

   第二个是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把它总结为三个更加,未来大数据时代将体现为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加深入的智能化。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和世界的数字化。未来大数据呈现4V特征,在数量、速度、多样性和真实性方面,数据将体现出更加完整、多维、实时、公开、易获和永久。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大数据带来以上的变化,我们就要在思维上产生一个思维变革,我们将从追求数据的数量到质量,从质量到维度,因为未来现象和行为将由维度决定。过去关注更多是因果关系,而未来我们会关注一个社会维度的相对关系。

   第二个背景,我们要去理解什么叫做平台时代,平台时代的基本逻辑是这样展开的。在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和信息民主的浪潮是谁都挡不住的。在这个最先出现的是维基经济学,所谓的维基经济基本原理是协作、开放、分享、正值和相互依赖。也就是说在社会化网络的背景下,全时空无边界的大规模协作成为可能。未来的平台是交流、交换和交易的透明场所,所以我们会理解,未来在互联网下实际上是一个关系网,是一个网络的社会和社会的网络,他们之间基于一种共生理论相依相存,他们之间存在营养交换的关系,一直构成多维的宇宙。所以我们想平台的本质是市场的具化。顺着这样的逻辑可以理解,平台下对于传统的产业将产生一个创造性的破坏,颠覆性的创新,以此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的涌现,呈现出一个时代化的革命性趋势。

   第三个背景,是个性化,我们讲了很久,叫做以客户为中心,我们大多数的企业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解还是表面,其实最终会实现一种个性化管理,个性化它的灵魂在于对于人性的尊重和关照。如果说我们在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照的基础上,我们来谈以客户为中心,来谈以客户为主导,才是我们的真谛所在。所以我们开始说是未来将出现一个DIY的时代,但是其实我们会发现,面向未来,你会感觉到消费者就是生产者,你会感觉到品牌的真正主人是消费者。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很好的去理解消费者就是生产者,品牌的真正属主是消费者,这家企业一定能够做到基业长青。我们理解专业化要走第二步,怎么去看个性发现,个性发现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其实是谁,或者我可以是谁。

   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多的个体、客户、消费者并不是很清楚。优秀的企业应该是能够更好的在跟消费者互动的情况下实现这三个概念的再定义,所以现在你会发现,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在一种基于搜索引擎的搜索,你发现昨天你搜索的信息今天跟搜索内容有关的会推送到你的桌面上。所以从主动的搜索到被动的推介,你发现互联网会越来越像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因为背后的技术实现对性格的刻划。

   在个性化的时代怎么去满足个性化时代的产品,个性化时代的服务,个性化时代的解决方案到个性化时代的客户体验,这是不同的层次,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做。

   还有一个是个性化的定价,个性化的定价也很多的概念,包括自助式的定价,再进一步是自主定价,以后我们还会发现逆定价和再定价这些概念。

   第四个背景是“自金融”时代,我们对自媒体这个概念非常熟悉了,我想说未来我们将进入自金融时代,我们可以从自媒体,或者从媒体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媒体的社会现象,无非是两个,一个叫做强势不在,第二个是本性张扬。现在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早期的博客到微博,到现在的微信,无非是要挑战权威,张扬个性。当然回过来看社会的权威是存在的意义,是一个秩序保障的必要条件。当然,在权威存在的时候它势必对个性、个体利益要出现牺牲,其实个体利益的牺牲或者个体意识的服从,这是一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进程。但是不能把这个东西走到极致,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去和谐,怎么去尊重。在这里需要对权威做一个约束,为什么未来出现自金融的概念,基本动因一是社会进步,科技发达,信息对称,是个性的苏醒和觉悟。自金融时代我们有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包括金融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是相对不到位。我给它这个说法是自金融时代它的本质意义不是让消费者自我服务,而是一种主语转换的模式变革。因为自金融时代是透明、自主、平等、效率和公平,消费模式从“价差”时代到“服务”时代,金融保险行业面对这么一个时代的到来,抵触和所谓的应对都不是明智之举,而应当是理解和拥抱,不是有一句话嘛,未来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终究会告诉我们这个到来。

   前面从相对和绝对两个层面来探讨大数据时代对于保险业意味着什么,似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挑战是绝对的,机遇是相对的。我觉得现在不要这么早的下结论。我有一个观点是我讲的很多的,未来一定是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大家注意到我这里出现的三个新词,对于大数据而言,保险业应当如何建议,我给五点建议,第一我们需要对大数据有的专业、深刻和前瞻性的认识。我们现在很多人谈到大数据,谈到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大家都是肃然起敬,而且非常的热衷。我有时候感觉非常可怕的是抽象的重视,具像的茫然,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专业、深刻和前瞻的认识。第二我们需要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最重要的职责是“去边界”思维。第三我们需要重视并投入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未来数据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将成为金融企业的主要骨干力量。第四发现并获取数据,解构数据和重构数据,解构和重构需要数据工程师和数据工程家,我们用大数据的思维决定商业模式,对大数据我一直有一句话,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忽视大数据时代到来的话,保险业不行。有一句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最后回到一个更大的层面来思考保险业未来的机遇所在,前不久三中全会公布了《决定》,我们顺这《决定》的脉络,我们同样看到保险业在大数据时代的方向和路径。《决定》提出处理好两个关系,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两个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保险业具有着市场和社会的基本属性,市场是这一轮推动政府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天然盟友,所以保险业要思考如何成为两个现代化的有机组成。第三我们真的是要很好的去发挥保险业接手和助手的作用,所谓接手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社会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的职责要转移出来、外包出来,保险业本身的能力和社会定位就具备了承担接手的职能所在。所谓助手未来即使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职能不是削弱,而是增加,未来整个社会的风险也会呈现复杂化的趋势。保险业思考如何扮演助手的作用,思考在整个保险业扮演助手的作用。保险业发挥很好的“两手”的关键是正外部性的特征,保险业如何发挥自身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能够实现自我的发展。第四,我们看出回社会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到法制中国,美丽中国和保险解决。我们看到这巨大的机会,而实现的路径在于大数据的思维加制度创新。

   所以给大家最后的结语是其实挑战是相对的,而机遇是绝对的,关键的差别在于认识和能力。谢谢大家!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