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水资源短缺、医疗资源紧张、教育不均衡、就业压力……一系列城市问题日益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全球都在思索如何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10月31日闭幕的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让世界瞩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7300万人次总参观客流、单日103万超大客流、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城市最佳实践区、网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创造多项世博会历史纪录,也不乏创举,而本届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背后,离不开各个参与者点点滴滴的智慧,其中就有IBM。
智慧实践贯穿世博
上海世博会这样一届举世瞩目的盛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大规模的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规模和复杂度堪比一座城市。作为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IBM为本届世博会提供相关绿色产品和各类软件产品,有数据库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产品、应用服务器的产品,支持了十几个不同应用系统,使整个世博会平稳有序运行。
票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营指挥管理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证件管理信息系统、园区商业管理系统、参观者预约服务管理系统、特许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世博官网信息无障碍项目……上海世博会整个物流和交通系统涵盖面积是世博会历史上最大的,横跨黄浦江,无疑增加了交通管理难度。100万张不同的证件管理,每天10万名工作人员在园区提供服务,还有10万辆车穿梭园区,上百家餐饮企业、50多家特许产品销售点,这一切,与世博会安全密切相关。在IBM世博会项目办总经理耿艳的讲解下,一个个复杂的系统变化为一场场考验,而IBM和上海世博会一起,经受住了这一考验。
耿艳还特别提到IBM在国家电网馆和沙特馆的努力。国家电网馆炫目的外墙设计,设计灵感就来自于风力,利用自然的风力创造一个炫动的外墙。在国家电网馆地下,蕴藏着世博会的“能源之心”,为整个世博会提供安全、绿色、高效的电力运行系统,与园区和谐共生。
IBM承揽了国家电网馆从场馆总体策划、展示设计、工程施工、系统集成、媒体供应、艺术效果把控,再到展示运维的全套解决方案,向参观者展现了未来电网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关系,并让参观者切身体会到绿色智能电网给未来生活所带来的无限憧憬和想象。 “智能”将是“接通”未来的关键,“智慧的电力”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沙特阿拉伯馆一直是上海世博会的最热门场馆之一,“月亮船”见证了观众们184天的热情。IBM协助建立沙特馆智能大厦管理系统,能监控展馆内部用电、空调和用水等情况,可以为管理者的控制和管理提供决策基础,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也创造了非常舒适的参观环境。
参与建设沙特馆的IBM工作人员称,这个展馆就是他们“智慧建筑”的一个实体展示,即运用各种智能手段,并整合各种建筑要素,对建筑物的供热、供水、排污、电力等系统进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数以千计的传感器可以监测从移动、温度到湿度、降水、占用情况和灯光等一切要素。通过智能视频分析,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沙特本土,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沙特馆里面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段人流分布情况。
智慧城市遍地开花
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近47%,但相比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困难和挑战如影随形。
解决城市问题需要智慧,而IBM也一直在致力于如何用更“智慧”的方式与中国城市管理者共同面对问题。在IBM的“智慧城市”地图中,在交通、油田、食品系统、医疗、电网、零售、水资源、供应链、制造、气象、金融等多种领域运用智能化解决方案,用无处不在的“智慧”构建和谐城市。
2008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新概念,“智慧的地球”的目标是让世界的运转更加智能化,涉及个人、企业、组织、政府、自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而他们之间的任何互动都将是提高性能、效率和生产力的机会。随着地球体系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有意义的、崭新的发展契机。
2009年IBM总结出全球230位市长最关注的六大子系统,交通、医疗、水资源管理、能源与公共事业、公共服务与教育和公共安全,人们对“智慧城市”给予了高度期望。2010年,IBM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集中在六大领域:公共安全、电力、医疗卫生、水资源管理、交通和服务型政府。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现实举措,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智慧城市”旨在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样本。据悉,全球50多个国家已经开展了智慧地球的相关业务,产生了1200多个智慧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交通、食品安全、制造业、水资源管理,还是能源和公共事业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智慧应用。
“智慧城市”近两年显然在中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广东、南京、沈阳、昆山、成都、昆明、大连、深圳……IBM“智慧城市”项目攻城略地,遍地开花。
IBM正在上述城市建设智慧的基础设施系统,让各行各业都“智慧”起来,期待这些智慧的方案进一步带给社会更多的价值:经济的繁荣、信息传递的便利、无障碍的沟通、随需应变的企业、更方便的生活,也能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工作岗位,最终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的成长。
“智慧”的成效
智慧改变交通,IBM和斯德哥尔摩的合作已经有了很好的示范。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能够为70%的上班族提供服务,但平均每天仍有45万辆汽车驶过城市中央商务区,严重交通拥堵时有发生。
市政府官员与瑞典公路管理局经过认真讨论,认为可以通过改造道路使用模式将拥堵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要想改造道路使用模式,公路局需要准确动态地测量并且跟踪道路使用情况,据此收取使用费。于是IBM为瑞典公路管理局设计、构建并且运行了一套先进的智能收费系统,包含摄像头、传感器和中央服务器,确定交通工具并根据车辆出行的时间和地点收费,这一举措将交通量降低20%,排放量减少12%。
“智慧”存在于点滴创新之中,美国伊顿公司为UPS开发了一套智慧的液驱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如果美国城市中一半的运货车使用该技术的话,每年可将燃料花费降低15亿至20亿美元,可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800万公吨。
IBM也在用“智慧”帮助其他企业降耗增效。IBM “绿色IT”解决方案通过优化数据中心和智能能源管理,实现IT消耗能源及总体拥有成本的大幅降低,并使企业在趋向环保的市场上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国内一家大型银行通过数据中心整合,实现成本节省1.8亿美元,并显著提高了运营效率与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
IBM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甘绮翠列举了一个物流配送的典型案例,中远物流原来全国有100个配送中心,现在减到40个,每年可减少10万吨碳排放,能源开支降低25%,客户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智慧”还体现在重新设计生产流程,降低水、能源和其他化学品的使用量。IBM伯灵顿生产线重新设计了芯片制造流程,每年可将用水量减少2000万加仑,化学品使用量减少15000加仑,电力使用量减少150万度。
IBM也将这些“智慧”应用于公司内部管理,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过去五年,通过整合数据中心、网络和应用程序,IT投资节省了14亿美元,每年节约50亿度电,每年减少2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00万辆汽车停驶一年。通过将3900台服务器整合为30台主机系统,预计可节约80%的能源。42%的员工采用灵活的上下班制度,每年可节约1亿美元的房产成本,去年IBM利用网络会议节省了9700万美元的差旅费用。
IBM还提出了未来几年内的一个计划: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小城迪比克开展一个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使用传感器、软件和互联网让政府和市民能够测量、检测和调整他们使用水、电和交通的方式,以期打造更加节能、智能化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