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在京举行。图为立得空间董事长兼CEO郭晟在大会现场发表演讲。
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召开的前夕,立得空间董事长兼CEO郭晟接受新华网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地理信息将成为智慧应用的入口。
智慧城市对传统信息化行业的颠覆不是将来时,是现在时
郭晟向记者介绍说以前数字城市和行业信息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能满足行业内的自身需求,各个行业做的智能化系统往往出现不能互联互通,很难协同,应急反应不灵敏等问题。另外各个部门将数据私有化,控制着这些本来应该进行共享的数据,这正是建设智慧城市最大的障碍。
同时,各地、各部门对数字城市和行业信息化重复建设投资浪费比较大,底层的基础数据,公用数据其实是可以共享的,却没有实现。
而相比以前的信息化系统公众之间互动效果不够等问题,现在新的信息化技术,利用移动互联、APP,云技术,构筑和企业公众高效互动的平台,实现资源的整合,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真正意义上集大家的智慧规划“智慧城市”。
郭晟说目前智慧城市是一种愿景,即完全实现一个智能化的社会。可以说智慧城市是现在社会一个新的城市信息化的形态,但智慧城市没有标准模板,所以现在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来设计,这也是对各个城市的一种挑战。
他认为,智慧城市是对传统信息化行业的一种颠覆和挑战,这种颠覆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
大数据来临,地理信息将成为智慧化应用的入口
郭晟认为,智慧城市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形态,第一阶段应该是表现在移动互联,第二阶段是物联网,第三阶段才是智慧城市,而这里的智慧城市第三阶段是指智慧城市全面建设阶段,整个社会能够达到互联互通,可感知,随时随地了解任何事物,最后实现整个社会真正的智能化。
智慧城市阶段的实现却可能需要8到10年,第二阶段物联网可能需要3到5年,我们现在经历的变革就是移动互联。大数据已经来了,目前移动互联必须基于大数据才能得到发展。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也是智慧城市的引擎,怎么利用好大数据,那就是需要地理信息。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地理信息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在智慧城市阶段地理信息是不可或缺,并且有很大的产业机会,很多产业的数据都要和地理信息进行整合。郭晟说,“我相信地理信息在智慧化的现在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
郭晟随后解释,地理信息直观的说是物理世界用可视化的方式,或者用矢量化的方式,图像等方式,用各种形态展现到虚拟世界中,解决一个随时随地的问题。互联网,物联网可能只能解决随时的事情,但是这个事件在哪里发生的它是不知道的,地理信息提供定位、导航、关联、标注和检索。现在别人说地图是移动互联的入口,以后地理信息还可能成为所有智慧化应用的入口。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城市强有力的心脏
郭晟在本次大会上作主题为《影像城市:向智慧城市跨越之捷径》的报告,郭晟介绍,随着互联网将每个人联系在一起,一个全球性的实景三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影像地球)也将得以建成。影像城市代表着数字城市最佳的技术路线,也是实现向智慧城市快速跨越的捷径。
另外,郭晟还介绍,作为政府部门无论是规划、建设和运营,最好是能够建立一个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目前立得空间基于云端互动技术构建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能够用于城市的大数据采集管理、挖掘和应用。智慧城市运营中心需要做一个时空信息共享平台,要负责在软硬件上构成一个城市方方面面的数据架构。为企业、公众做数据的接入,也要服务于公众。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将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为老百姓带来便利,政府管理者更可以通过手机高效的处理各项事务,构成一个协同的机制和服务的体系,可以说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城市强有力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