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图·辽宁的经验和分享。
内容包含四个部分,天地图·辽宁的成果简介,对建设模式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天地图·辽宁建设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有什么意义,天地图建设的推广,最后是对未来的发展和展望。
第一部分,天地图·辽宁的简介。
时间轴在2010年8月,该项目正式确认由辽宁省策划地理信息局及辽宁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研究建设“天地图·辽宁”,2010年12月24日,天地图·辽宁上线试运行。2011年天地图·辽宁二期启动,2012年天地图·辽宁二期上线试运行。
首先对天地图·辽宁的定位在这三个基础之上,提供权威的地理信息服务为基础,其目的是满足政府、企业以及策划大众的应用需求,而以我们先进的地理信息和网络IT技术为手段,提供服务的保障。天地图·辽宁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建设模式肯定有相关的好处,在一会儿的介绍当中我会逐一提到。
天地图·辽宁的成果。
作为天地图这样一个项目来说,其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电子地图,整个天地图·辽宁建设是以辽宁全省,覆盖全部辽宁省制作的精美的矢量地图,达到了良好的制图效果。除此之外还有覆盖全省的2.5米分辨率的影象数据,覆盖全省的影象已经在天地图·辽宁里得到了体现。经过工程师奋斗得到的地市天地图,这个是100米网格的数据,辽宁省全省的地市图。
对于公众吸引力最大的还是内部的信息,天地图·辽宁提供了多个城市多达145000多个兴趣点数据,满足公众对公共地图的需求。
公务服务的信息,城市的热点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用地图展示出来。城市电子眼可以做作足不出户看到主要地区实施的监控电子眼。除此之外,现在在这个位置有一条高速公路正在维修,在维修的过程中,所有维修的原因,以及开始和预计结束的时间有一个提示,方便大众出行。还有关于辽宁省众多的风景名胜的介绍,包括土地非常直观。全省空气质量的图是随时更新的,可以知道整个辽宁省空气质量的情况,包括天气预报的信息。
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怎么区别于其他的电子地图,要有我们自己的公交换乘,传统意义上来说,出门上网查一下这次出行的路线,天地图·辽宁同样提供了这样的功能。我们不仅提供了公交换乘的查询,而且提供了公交线路的查询。在整个线路上它的首末班车时间和票价都有体现,同样提供了站点的查询,可以查询站点所经过的所有的公交路线。
在这里还有一个亮点,个人空间。
大家知道,现在人对于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对于地图的需求不仅仅是公共的地图而已,比如有一些自己的数据。
举例来说,他在结婚的时候为了定结婚路线,就制作了一张自己的电子地图,这个过程如果是专业人士制作起来非常麻烦,天地图·辽宁提供了社交网站一样的个人空间,基于天地图·辽宁的底图制作自己的图,并且可以保存在自己的空间里。甚至在这里可以实现我做一个自己的地图应用,如果没有相当的技术实力做一个地图应用还是非常困难的,在天地图·辽宁里提供了这样一个应用制作的模板,可以通过流程化的方式很快地制作属于自己的地图应用。这个也是基于Esri公司平台上实现的。
还有现在非常火的移动端,智能平台。现在大家已经对智能手机的应用非常广,天地图的应用也渗透到各个方面,比如说这是苹果的平板电脑,ipad的应用,都可以在上面实现。还有智能手机同样可以实现路线的查询,天地图·辽宁在iphone可以满足导航的要求。同时androdi也同样可以,智能移动平台的使用效率,我们做了一个手机的离线地图包,可以把地图数据下载到手机里,再出门的时候就不需要通过移动互联网去下载走这些流量,因为不需要走互联网。
以上是天地图·辽宁建设目前成果的简述。接下来介绍一下公共平台建设的模式。
为什么要这样建设?
作为策划部门来讲,以前我们的数据分类方式是这样,如果其他部门用到我们的数据,就涉及到数据的准备、处理、拷贝、分发,这个过程中间容易出现问题,各个业务部门在使用这些数据的话,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支持,使用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建设中都会或多或少牵扯到人力和时间。有了天地图·辽宁可以提供一站式的地图资源访问的地址,传统部门只需要通过我们的地图地址可以直接访问,解决了传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用户使用数据的成本,不需要用户有专业的团队维护我们的数据,只需要接入我们的地图服务,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
关于分工合作,在天地图·辽宁里面最终的用户并不需要关心我后台的数据怎么维护,地图有没有问题,或者权限怎么分配,信息怎么分布,只需要关心我要浏览哪些信息,我要注册什么服务,我要做什么应用,只需要关心自己的业务方向就可以了,这些关于地图的专业问题交给专业部门,由我们辽宁测绘局来解决,地图的纠错等等都有专业的团队维护,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分工合作才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这样的应用模式由我们测绘部门,由各个业务应用的部门来直接调天地图底图,这种调用不是简单的地图的调用而已。
这里还有两种应用模式的介绍,除了地图的调用,我们可能其他的业务部门要做自己的地图应用,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GRS的需求,天地图提供了两种模式,一种是弱技术行业,他们的需求比较简单,把我现有的数据,其他的图表数据展现在地图上就满足我的需求了,可以通过流程化的工具快速地生成应用,很快通过模板式的生成自己的技术应用,并且把自己的教育资源数据直接通过这样一套系统叠加到地图上。
当然,除了弱技术部门之外,也有一些强技术部门,比如交通水利部门,他们原先有自己的业务需求,现在需要一个底图数据,需要一个GRS功能,满足OGC的地图服务,相应的API可以供强技术部门可以做自己的业务的定制和开发,达到业务的需求。
基于这两种需求模式我们做了哪些推广。
辽宁省水文开发系统,他们加入自己的水文信息,快速地搭建成一个水文信息服务系统,用于指挥。
辽宁省公路情况信息服务系统,在上面叠加整个辽宁省,包括高速、国道、省道的相应的路况信息,直接在信息平台上得到发布,方便出行。
辽宁省教育资源分布查询系统,把辽宁省的教育资源直接发布在地图上。
辽宁省工程技术大学基于天地图·辽宁制作了一个可移动的平台。
我们知道马上到来的辽宁省的十二运,基于这次全国省会,天地图这个平台搭建了属于十二运自己的电子信息系统。
同样辽宁省地名资源查询系统,辽宁省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系统,辽宁省海洋资源查询系统。
这里需要重点介绍的就是辽宁省经济地理省情监测系统,它是把数据通过专题图的形式展现,这样就可以把天地图的应用得到很大的扩大,社会经济与人文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比较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我们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传统的统计部门,他们拥有众多的数据,展现在地图上,作为一个专题地图展现出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同样,辽宁省温泉旅游分布查询等等众多的应用都是基于天地图·辽宁的系统框架进行构建。
最后,关于未来的展望。
首先,天地图·辽宁一定要加强和加大天地图·辽宁的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力图维护天地图·辽宁提供基础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
再有天地图·辽宁除了刚才介绍的工作之外,还有公共服务平台的政务版和涉密版。
最后就是测绘部门,传统测绘是少数的部门,应用到地图才会应用到传统测绘,进入数字化测绘,这个情况还是像我一开始说的,处于数据的拷贝分发阶段,这样的话并不能称之为测绘,最后进入服务型测绘阶段,向所有的社会大众,以我们测绘人的能力为社会大众提供我们最好的优质的服务,这样的话就是我们这一代测绘人的理想和最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