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项碧波:技术创...
井贤栋:AI技术...
彭思立:万物互...
王志良:“互联...
李德仁院士:大...
沈晓卫:人工智...
专家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 > 专家专栏

周靖国:“房联网”规避查询是政策性功能缺失

来源:21CN   作者:   更新时间:2013-06-28   浏览次数:4214 次

  住建部已经与40个首批实现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城市签订了“数据采集和使用安全协议”。这一工作被认为“对特定人群的房产信息进行查询以推进反腐败工作”。业内人士认为,住房信息联网数据仅用于宏观分析,反腐功能或落空。(6月22日《法制晚报》)

  无论是什么样的借口,房联网显然再一次把公众拒绝在了监督的大门外。房产信息成了秘密,并伴随着房联网的庇护力量,如果公众想要再一次发现“陕西房姐”、“郑州房妹”、“广州房叔”、“刘志军坐拥347套房”等,如此这样的“涉房腐败”,也会越发的艰难,甚至基本没有什么指望了。基于这样的法规事实,房联网只能是一种“内参”。

  官员财产申报,在舆论的压力和政策的诱因下,各地曾有过蜻蜓点水的尝试。而这一制度中,房产资产的公布又是大头。不仅政策上有要求,好多官员也积极表态、跃跃欲试,而且这一行动还得到了公众的赞许。从赢取公信,反腐倡廉的角度看,房产资产的透明应该是一剂良药。

  从昨天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到今天的房联网“不设查询端口、不提供查询服务”,这两个关联制度是“打架”的。一个官员的房产到底有多少?只能是“房联网”自己的游戏,相应的官员的财产申报自然会存在“阴阳合同”。官员申报几套房,和官员到底有几套房?也就得不到相应的监督。比如刘志军这样的官员,如果不是被查处了,他的财产申报表上,绝对不会写有300多套房。

  便于国家掌握数据,便于楼市调控成了房联网的唯一功能。这种单一的政府功能,和当初舆情的预期落差很大。政策的制定,要具备关联性、可持续性,以及配套相辅。比照这一常识,房联网不仅是公众期望的反腐功能的缺失,而且似乎还“终结”了财产申报制度。

  老百姓为什么不能查房联网?老百姓不可以看到有关房产的“数据”吗?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是保护个人隐私,如果允许张三查李四的、李四查王五的,就会乱套。坦诚的讲,这才是房联网“不设查询端口”的真相。

  中国房地产到了今天的这个样子,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堰塞湖”。如何疏导?如何化解其巨大的危险性、破坏性?显然住建部的房联网是在一意孤行。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