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2012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会"在北京万寿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探索城市智慧发展之道"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学会与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家部委领导、省市信息化主管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优秀厂商及业界主流媒体约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委会副秘书长王新霞主持大会。
会上,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以《智慧城市下的智慧政府探索》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姜奇平秘书长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即将成为重要的产业,未来的服务以数据为底座,因此,要把智慧建立在有意义的数据基础上,然而"大数据"并不意意味着数据越多越好,数据要以是否智慧为标准。智慧城市从电子政务的角度讲,服务方式转变最核心的一点是从以往工业时代的服务转向以数据为工具的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要留下有意义的数据,不能盲目的堆积。而数据的意义在于,第一,必须以人为本,从1.0版的"为人民服务",提升到2.0版的"为人人服务"第二,必须谋幸福,从以GDP为中心满足需求,提升到以GNH为中心满足需求。数据与信息不同,信息时代追求的是价值,数据是经过编码解码等反复加工之后,使差异化的成本降低。每个人可以区别对待,把为人民服务升级为为人人服务。
把城市建立在智慧数据基础上,首先要使发展方式发生转变,从资源配置看智慧城市,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发城市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从数据角度理解城镇化,新四化实质是第二次信息化,以前是物质大集中的模式,就是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现在是在数据的引导下发展分布式的发展,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干,数据的高配置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征。以智能化为发展方向,从引领变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区域跨越发展的高度,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融合渗透,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部门、行业、城乡和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从利益关系角度看智慧城市,谁来赋予意义。智慧城市离开人民,就没有意义,数据没有意义,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没有智慧城市。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市民、企业和政府的应用为中心,围绕城市发展的重点需求和群众的迫切要求,找准突破口。
最后,姜奇平秘书长表示,智慧城市要建立官民互动,要让老百姓把需求传导给政府,这个传导机制专业了,智慧城市就稳固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是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满足百姓需求的城市才有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