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行业资讯  
5G+工业互联网迈入规模化发展...
划重点!2025年我国数据领域明...
为实体商业植入“智慧大脑”
强化数智赋能制造业蝶变升级
打通数字经济3.0“任督二脉”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 激活发展新...
预先注册智博会4大理由,1:获取现场参观绿色通道服务;2:电子邮件定期传送商迅,展品信息等;3:免费获得智博会刊1本(数量有限)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不简单!种粮也用上物联网

来源: 新华日报    作者:   更新时间:2013-04-15   浏览次数:3709 次

      记者近日来到盐城市盐都区七星现代化农场,只见一望无际的田野,与普通麦田没有什么两样。而实际上,这5000亩麦田土层底下却是大有文章。

     “麦田土层下有四通八达的地下灌溉管网,有水分测定仪,有水位计,每30亩地上还装有一个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取远景,也可以取一平方米内的近景。”负责该农场建设的大纵湖镇党委副书记徐九林告诉记者,这些设备合起来构成一个物联网,控制室里有一个大屏幕,是物联网信息发布终端。不论是农田灌溉还是施肥,工作人员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点击一下鼠标发出指令就可完成,而且精确度很高,每亩要灌溉一吨水,绝对不会多灌1公斤。

     “物联网的投入怎样?种粮的比较效益较低,这些投入能收回来吗?”记者问。

      徐九林说,这5000亩地,原本都是低洼地带,整理成标准农田的投入很大,物联网设备投入倒不是很大,总共花了100多万元,摊到每亩地上也就是2000多元,据设计这套设备的南京农业大学和河海大学的专家说,设备可以用上20年。“普通种粮大户每亩每年的人力成本需要500多元,用上物联网技术并配备相关的农业机械后,5000亩地日常的田间管理只需要七八个人,每亩地的人力成本只要100多元。也就是说,只需要5年时间就能收回物联网投入成本。”

物联网设备在种地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摄像头是观察苗情、病虫情况的,水分测定仪和水位计是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的。”徐九林介绍说,农场管理人员坐在控制室里,通过电脑就可以了解田间地头的实况。一般农民种植一季水稻,需要打10次左右农药,使用物联网技术后,由于观察精准,打农药的次数可以减少一半;如果要施肥了,有专门的抛肥机,一台抛肥机相当于100个劳动力,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5000亩地的施肥,而且撒得很均匀,能够节约很多肥料。控制室还与气象台联网,及时了解气候变化。“比如说,几天内可能下雨,那么即使土壤水分较少,也用不着灌溉,更不会打农药了。”

      徐九林告诉记者,这5000亩地是由农业开发部门负责整理的,整理完毕后,已经交给民营的盐城悦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经营,前提是必须种粮食。这家公司向原来承包土地的农民支付每年每亩1100元的土地流转费,并视公司经营情况二次向农民分红。“这样的流转费用在我们本地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个现代农业园的基础设施和物联网设备都是由政府投入的,并获得率先在全国运用物联网种粮的黑龙江省七星农场的技术支持。政府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一个现代农业的样板。今后,区里将形成更多类似的农业园,最终目标是把全区80万亩耕地全部变成现代农业园或家庭农庄。他说,当然,今后政府不会再投入,而是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市场化运作。”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