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浪潮,受到世界各国和军队的高度重视。2012年2月,我国颁布了第一个物联网发展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首次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层战略部署之中。
兰州军区某通信装备技术大队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在西北地区建成首个军事物联网系统,让装备保障、营区管理乃至日常生活,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智能仓库:从“人找物”到“物找物”
12月上旬,记者来到兰州军区某通信装备技术大队采访,正赶上一批装备运抵,等待入库。
“准备收料!”仓库保管班班长谭福新一声令下,中士王雄迅速用身份识别卡打开门禁系统,库房内照明灯、LED屏等设备瞬间自动开启。
从外表上看,这座智能仓库与一般仓库没有什么区别,里面却“别有洞天”——仓库中横向摆放着一排排立体货架,每排货架前都安装着专用传送带和自动堆垛机;正对大门的LED屏上,清晰地显示着仓库内当前温湿度、灰尘含量等信息;在大门两侧和负责运送货物的叉车上,安装着数个形似平板电脑的射频识别系统。
记者看到,保管员驾驶着智能叉车,将贴有专用电子标签的货物放置在传送带上,LED屏上同时显示出这件货物的型号、名称、数量等信息,智能管理系统根据信息内容自动将装备传送至预先分配好的货位上。
从接收料单到进垛归位,一件50公斤重的设备完成了3类8项操作流程,直到整齐摆上立体货架,用时不到3分钟,既省力、又高效。
“智能管理不是简单地往装备上‘贴标签’。”大队长李宏军介绍说,民用物联网技术目前较为成熟,本以为建设军事物联网就是“换个马甲”的事,没想到研制起来困难重重:各装备编码标准不尽相同,管理监控难;读取电子标签的无线网络与军营网络互联,有可能造成失泄密……
一次偶然的出行,启发了负责系统研发的高工薜建臣的思路。高速公路出口,人工缴费通道的车辆排起长龙,而另一边ETC通道则自动识别,扣费放行。一张卡,无线、有线两种读写方式,这不正是军事物联网所需要的吗?他们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信息采集,利用有线加密网络上传信息,确保了系统安全保密。
历时一年多,由4个子系统组成的通信装备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在该大队初步建成。除实现快速收发货物外,还具备了装备信息精确化管理、库存装备自动化实时统计、安全防护和仓储环境的智能化集成管理等功能。
战场保障:让受损装备“开口说话”
前不久,该大队实兵实装检验性演习在贺兰山下打响。
演兵场上,激战正酣。导演部里,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对参演装备进行同步监测。屏幕上,所有通信指挥装备的战技性能、坐标、保障点位等要素,随着演习进程实时动态显示。
机动途中,某分队装备的某型电台发生电源故障,感应模块自动将故障上报至物联网服务终端。半个小时后,一台新的电台从某后方基地就近运送到该分队官兵手中,通信迅速恢复。
“实现野战条件下通信指挥装备自我诊断、沟通交流,并自动实现最优保障,这就是军事物联网的力量!”该大队维修一室主任刘益铭说。
几年前,让装备“开口说话”,还只是一个梦想。西北地广人稀、部队驻地分散,长期困扰着通指装备的精细化监管和动态化维修保障。
物联网技术让刘益铭心生灵感:“能不能通过加装感应模块,让装备随时随地都能自动诊断并报告故障?”
2011年底,刘益铭带领攻关小组自主研发出的装备性能智能识别系统,一举实现野战条件下对装备故障的“发生即发现”的智能管理。
“从装上感知系统那一刻,原本静默的装备就成了一个有机生命体。”刘益铭说:“形象地说,军事物联网让各种装备实现了‘生老病死’全过程的精确化管理。”
数字化军营:幸福憧憬“进行时”
除了与战场对接、快速提升装备保障效能,走进军营的物联网给该大队官兵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记者在该大队采访,从汽车驶进营区开始,参观营区、观摩成果展示、采访技术人员……每一项活动都被实时记录在值班室电脑中,不仅有时间精确到秒的活动情况报告,还有视频录像为证。
“这是我们依托物联网技术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营区智能管理系统’,能对营区所有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站在值班室里,大队长李宏军对记者说。
“2号器材库C区湿度超标3%。”说话间,监控电脑收到了100多公里外的库房报警信息。随即,库管人员从网上发出指令,远程操控开启“排湿窗口”。
“这套系统涵盖了温湿度、供水、供暖、供电、车辆运行等10个监管报警子系统。”大队长李宏军告诉记者,系统自今年4月试运行以来,目前已实现对营区各类重要场所、重点目标的物物相联和实时监测,一旦有警情发生,系统就能自动启动应急预案,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多年前曾有人设想,信息化技术走进军营,将使官兵生活变得智能高效:营区重要目标出现火情,消防泵能够自动开启;营区的花草树木“口渴”了,喷灌系统自动调节喷向喷量……
今天,在这座西北军营,曾经的幸福憧憬已变成了“进行时”。
功能开发:“走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出来的军事物联网系统,部队能否负担得起?在全军是否有推广价值?成果展示会上,有人提出了疑问。
该大队维修一室主任刘益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制作一个电子标签的成本是10元钱,加装一套装备性能智能识别卡是3000元。看似投入不小,但长远来看绝对物有所值。统计数据显示,该大队目前维护各仓库所需的人员数量减少了50%,装备性能自动监测准确率达90%,花费在日常维护和检修的时间减少近80%,相应费用降低40%至60%。
明年,该大队还计划将物联网、云服务等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集合远程巡修、控制和密钥销毁为一体的全新巡修管控平台,真正实现通信指挥装备全寿命动态管理。
据悉,这套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已率先在新疆军区一些部队推广使用,反响很好。兰州军区信息化部副部长刘险峰说,对于物联网,目前开发出的功能只能说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下一步,他们将把物联网技术运用向训练科研一线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