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上午9:30,首届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启动大会在北京国家回应中心举行。大会以“无线城市 智慧北京”为主题,旨在评选最优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促进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大会之后,智慧中国网有幸约到了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先生,就物联网“务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
智慧中国网:物联网很虚,大家都在考虑如何让物联网落到实处,在今年我们在物联网落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人说2012年我国物联网已经从概念走到了现实。您怎么总结物联网的发展?在这一年中,哪些事件或会议(或言论、政策)让您印象深刻?
张建宁:从产业角度来讲,物联网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物联网产业链长,其应用涉及到用户原有使用习惯的改变,是非常复杂的。这直接导致了物联网产业带动和应用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大家之所以感觉物联网“虚”,是因为从物联网诞生之初就在“画饼”。我们都太过乐观地估计了市场,一上来就是一万亿的目标产值。忘记了真正的物联网发展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实现产业的大规模增长。物联网发展的前提是要有耐心,要符合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靠想当然。用不切实际的目标来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物联网概念大于现实,画饼不能真正充饥。当前物联网行业确实存在过热的隐忧,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物联网唯有落地。随着近两年智慧城市概念在各地的纷纷规划建设,智慧城市被业界看作是物联网落地应用最有效的途径。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也提出了建设“智慧北京”的一个构想,推出了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这样一个活动。
要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唯有实实在在做事情。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目前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现在都在深化,这位物联网的后续的大发展奠定着很好的基础。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张建宁秘书长指出:物联网发展存在许多障碍,最主要的就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缺少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们做这个大赛就是要让政府与企业鹊桥汇!
|
智慧中国网:您作为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的秘书长,在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都有哪些体会?
张建宁:我体会比较深的有两点。
第一,大家都在积极探索。整个物联网产业链无论是应用领域还是产业供给方都比较活跃。
第二,政府与企业相互信息不对称。即便目前我们已经搭建了许多相关的平台,力求实现行业需求和产业的对接。但许多企业的创新政府不知道或者行业内的用户不知道;政府在提出需求时,并不能即时找到优秀的方案。这是我们最近几年碰到的最大的问题。
怎么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大家了解到最好的东西在哪儿,谁用最好的东西做了很好的示范,这是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举办的目的。我们就是要针对这一问题搭建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智慧中国网:政府、企业相互沟通出现信息的不对称的确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在2013年甚至在今后几年中,物联网产业联盟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张建宁:现在我们有软硬两个平台:软的平台是信息交流平台,我们有定期沙龙活动,包括承接一些对接活动,让大家沟通、了解起来更加便利;硬的平台,就是利用具体的项目,一方面帮助寻找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解决方案在具体应用时所缺的资源和资金,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总的来说我们正在探索这方面工作的做法,希望能够把软服务进一步的硬化起来。作为一个联盟,我们主要是为大家提供组织、协调、具体专门的服务工作等等。
物联网区别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在现阶段,云计算越来越多地被应用,走了“务实”路线,移动互联网也在一定争议之后迎来了大发展。然而,物联网似乎越来越“务虚”。概念大于现实,宣传大于应用,怎么办?张建宁秘书长说:务实!
|
智慧中国网:我们这个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酝酿了多长时间,是从十八大之前就开始准备了吗?
张建宁:对,从六、七月份就开始酝酿。是“智慧北京”方案公布以后,大家一起碰撞的火花。最早是我们几个内部的对接,后来对接范围扩展到了产业内。当时很朦胧,最早我们一起开会的时候,都在探讨如何举办一个大型的活动,要举办的这个活动到底阳光是什么样子的。八、九月份的时候中国移动这边和北京市签定了无线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我们主动提出来可以提供一些资源,这其中包括今天他们利用公网给大家开放一些东西。后来我们决定干脆以大赛的方式,号召各界参与,推进物联网的落地应用。
智慧中国网:近几年这一类的大赛很多,在您看来这些赛事的举办对行业发展有何影响?
张建宁:从行业的角度来讲,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和其它大赛相比是有区别的。这个大赛针对性比较强,锁定的产业范围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北京。具体来讲,锁定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这几个新兴产业。可以看到今天来了许多委办局和各区县的代表。他们都是带着需求来到这个会场的。
本来按照我们的估计就参会的也就一百多人,但现场实际来了一百五十多个人。这也能说明大家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这个大赛也真正的能为政府、企业解决的一定的困难。务实是我们做事的宗旨。我们相信这个平台所汇聚的资源肯定越来越多,一定能为未来智慧北京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智慧中国网:原来大赛回执的有一百二十多人结果到现场的有一百五十多人,这说明各行各业对物联网的关注度在上升。您刚刚在会上预测说物联网将会做成一个Paas平台。您能否预测一下在未来的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有哪几个领域会成为未来重要的热门?
张建宁:从领域来讲,主要还是三个市:,一个是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一个是具体的行业市场,比如说电力、交通这些大的行业;一个是社会民生、市民化的市场。
从规模或经济范围来讲,越接近于最终消费者市场的领域其发展规模可能越大,成熟效应越高。
大体上来看,现阶段物联网先启动的领域还是靠政府引导。因为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的管理,许多存在的问题不用物联网技术已经解决不了了。就我而言,我更看好的是社会民生那些领域。
需求产生市场,智慧城市建设也不外乎此。有热情是好事,但是智慧城市建设不能盲目,不能想当然。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张建宁先生谈了他的一些看法。
|
智慧中国网:您刚刚多次提到物联网要发展重要的是落地。在业界看来,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应用最有效的途径,你对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有何看法?
张建宁:建设热潮的产生说明有需求。在这阶段政府在支持,大家有热情,这是好事。但是智慧城市建设切忌盲目做规划、想当然。立足于现实,为大家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智慧。否则容易把智慧城市变成科幻城市,只存在于想象,不存在于现实。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尽量解决不对称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们已经有完整的解决方案。我的建议就是:针对不同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要逐步发展,不可盲目跟风。智慧城市建设要从中小城市开始,各个击破,最后就能“智慧”一大片。
智慧中国网:在您看来物联网和智慧城市这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张建宁:物联网是支撑智慧城市的主要的产业和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项,但这二者不是一一对称的关系,是交集的关系。因为它们都还有其他的行业,但是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很重要的技术支撑性的产业。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建设“智慧北京”不是一件小事情,需要多方协作。在政策东风之下,要把北京的智慧城市建成我国大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间!
|
智慧中国网:刚刚的大会打的是“无线城市智慧北京”的主题,我们现阶段智慧北京的建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点是什么?
张建宁:它的特点就是北京是首都,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这个城市中有两三千万人口,在这里做的解决方案不能复制到其它地方。需求上的特殊性决定了方案上的特殊性,这导致我们在指标上会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北京的信息化一直是全国最领先的,智慧北京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完全可以成为大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范本,个性化剥离后,大框架完全可能推广到全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