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定位不清晰、数字化转型方向不明确、业务与数字技术融合不足、人才队伍数字素养不高以及数字化投入资金有限……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数字化面临诸多挑战。
经过对家电、电子元器件、装备、医药、汽车零配件、食品等行业的深入实地调研,记者观察到并见证了部分走在前列的中小企业如何围绕“点”“线”“面”三个层面大胆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点”:关键业务场景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上,中小企业常因资金与技术的双重制约,在生产、销售、采购等核心环节遭遇技术选型之困和实施周期之长。调研显示,人工智能、5G及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逐步渗透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生产过程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及智能决策支持等关键领域,推动企业实现深度数字化升级。
在光纤预制棒行业,技术含量高、生产流程复杂一直是企业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该行业一直受到生产要素繁多、工序繁琐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了数字化工业大数据平台,并创新性地设计了三循环迭代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对生产全流程和全要素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我们不断优化工艺,实现了光纤预制棒成品率的显著跃升,达到了98.5%,制造成本降低了30%以上,技术和品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武汉烽火锐拓科技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刘志坚向记者介绍。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曾研制出高导电率、高强度的导线,以及大截面、大长度的超高压电缆,这些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西电东送、电源建设、三峡输电、北京奥运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然而,随着业务的蓬勃发展,前期数字化规划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导致系统间的信息流通出现了不畅的困境。
国网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为之带来变革。借助平台力量,重庆泰山电缆成功接入了产线业务、设备及实验数据,推动了高压、中压、低压及导地线等物资种类的设备及信息化改造。如今,在生产车间里,数据统一采集、上传和集中管理已经成为现实。
“这一变革让我们的生产车间焕发出新的生机。”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储平介绍,自从实现数字化转型后,生产车间的间接成本降低了7%,能耗也减少了13%,产品的质量合格率高达99.2%。
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上,“信息孤岛”常常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财务、生产、研发等系统数据难以顺畅流通与共享。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建的MES系统与第三方平台的巧妙结合,打破了这一僵局。
走进位于河北唐山的汇中仪表生产现场,繁忙的生产线与一块巨大的数据可视化屏幕交相辉映。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数据,仿佛是企业的“数字心脏”,监控着每一个细微的脉动。“我们借助这些系统,构建了研产销一体化的数字通道。”汇中仪表软件研发中心总监刘国兴介绍,通过数字化转型,汇中仪表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华丽转身。“改造后,我们的产品不良率下降了43%,服务效率提升了70%。”刘国兴说。
这些成功案例展现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企业关键业务场景中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将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和使用数字化工具,推动关键业务场景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线”: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由于信息孤岛和协同效率低下等问题,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受到制约。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或者平台型企业通过对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共性解决方案,开放技术、资金、人才、服务等资源,为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赋能。
面对供应链波动性风险的增加,家电行业的传统模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TCL实业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构建了TCL大供应链协同平台,与优质链上企业共同打造数字化软件及技术平台的共享生态。
工作人员通过TCL大供应链协同平台的实时数据,与全国各地的原料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等节点实现在线协同,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人力发展部总经理张荣升介绍:“我们不仅与优质链上企业共建共享数字化软件及技术平台,还为条件较弱的链上企业提供无偿或优惠支持,推动其数字化转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个供应链更加稳固、高效。”
在消费品定制领域,“小单快返”模式因高成本而受限,中小企业定制潜力有待释放。面对这样的市场挑战,1688平台推出标准化轻定制服务模块。
这一模块不仅巧妙地集成了工厂的设计能力,还通过3D智能设计工具,将设计门槛大幅降低。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即便没有专业的设计团队,也能轻松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淘天集团1688产业智联总经理冯远方介绍:“1688个性化定制服务在童装、团体服、定制礼品、家居家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近10万的中小企业工厂,年成交规模近百亿元。”
“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数字化转型需要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各方主体共同参与,中小企业在调动各方资源和推动形成合力方面,往往力不从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应用推广所副所长曹浩认为,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载体作用日益显现,产业链供应链上资源配置的效用、效率、效益、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面”:产业集群引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产业集群,作为中小企业的汇聚之地,对助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不少产业集群正通过共建共享数字化基础设施等创新方式,引领着中小企业在转型之路上稳步前行。
在浙江余姚的家电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意识不足、技术与人才短缺等诸多挑战。
走进余姚的浙江远东工业城,记者看到和利时卡优倍科技与宁波联通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他们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支持。“我们与宁波联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集群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利时卡优倍科技产业集群部经理陈杰介绍,“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意识、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光通信及光电子器件制造中小企业集群,涵盖光电材料、光电芯片、光电器件等核心领域,已构建完整高效的光电信息产业链。然而,随着科技迅速进步,集群内企业也面临挑战:设备联网率低、系统互联不足、工业软件应用有限。武汉洪山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集群量身定制了“1+3+6+N”的一站式标识解析基础软硬件协同开放平台,将原本孤立分散的设备与系统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与流通。
不过,记者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仍待解决。“首先,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对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认识不足,担心投入产出比和风险,因此不敢轻易转型。其次,缺乏明确的转型方向和技术人才,难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商。最后,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应用方面存在安全风险,企业担心数据泄露,因此持谨慎态度。”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系统所所长陶炜分析道。
当前,中小企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契机。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特别提出支持中小企业转型,通过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构建长效机制来助力中小企业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要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