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而数字经济这个“新赛道”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
近年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锚定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用数字经济赋能、用现代服务业支撑,着力构建“2+1”主导产业体系。当前,数字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基础能力跃升、特色产业集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的积极态势。
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数字经济在全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表现出五个特点:一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领先。全区建成区域实现了5G覆盖、开通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了具有峰值算力全国领先优势的国家超算太原中心,打造了全省智能产业发展的坚强算力底座;快成物流、清控数联、晋物链、合成生物等企业共承建了6个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节点,数量占到全省近一半。二是核心产业产品全国有名。碳化硅单晶衬底、光伏电池、新型显示专用设备等产品出货量居国内前列。网络货运运力规模和运单量居全省第一,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标注基地,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已升级成为“数据流量谷”,多个项目入选工信部相关试点示范名单。三是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行业解决方案不断涌现。推动建设了一批以天地煤机、太重轨道、锦波生物、科达自控、智奇铁路、建投装备、阳煤化机、百信信息等为代表的智慧工厂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围绕研发、生产、管理、服务领域开展了转型实践,涌现出了一批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四是布局建设了人工智能(山西)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山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生态发展。五是培育了良好的软件与信创产业生态体系。有效降低了软件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了企业研发效率,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了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多措并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推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数字经济实现稳中求进,增量赶超,必须有效促进政府与市场的融合,加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多举措创新发展,增加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多向发力,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持续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公共服务系统和现代治理体系,探索数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最优产业发展生态。
以稳促进,大力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培育3条主赛道发力:一是数字产品制造产业。重点推动以富士康、百信、国科晋云为牵引的通信智能终端产业,以烁科晶体、海纳半导体为龙头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以中来股份、晶科能源为链主的光伏产业与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链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链汇聚,持续推动数字产品制造产业链整体质效提升,做大做优做强。二是数字平台经济产业。要抢抓国家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新机遇,进一步扩大以快成物流、数据流量生态园、百度数据标注、华远陆港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数据流量、数据标注、网络货运等已有产业优势,建成一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做大做强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三是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发挥软件生态集聚优势,积极引进软件信息业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知名企业,聚焦能源数字化引领、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全省数字经济的“场景地标”、数实融合的“示范标杆”。
引擎牵引,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安排相应专项资金,联合成立专家服务团队,开展“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赋能园区和企业、“灯塔工厂”建设等活动,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等工作。二是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商的配套功能,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既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简单易学的数字化服务如“低代码”平台,满足“低成本”和“高效率”的要求,又可提供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机械臂、工业互联网等高端化产品服务,组建专家团队、设计个性化转型方案、全程陪跑并及时作出调整。
创新引领,加大培育创新主体和攻关核心技术支持力度。一是支持以云时代等为代表的数字信息龙头企业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鼓励企业通过研发合作、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等方式参与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建设。二是建立“数字领域中小企业——数字领域企业培育库——数字领域规上企业——数字领域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鼓励主体创新发展。三是为推动惠企创新政策扎实落地,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
创新政策,加强对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监管。坚持促进发展和规范引导并重,推动平台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一是按照“前轻后重”模式稳步推进平台经济,鼓励在山西本地设立子公司或者落地总部经济,把松散的结算经济企业转变为与本土优势资源紧密联系的本地企业。二是制定各项政策举措,规范引导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统筹算力,发展壮大算力经济。发挥算力基础领先优势,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山西节点和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等智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算力产业化应用,解决算力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构建更多层次、更大范围的算力应用生态系统,对在晋算力使用方给予一定补助,吸引更多智能产业企业使用我省的算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