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与中移智库联合举办的第九期新华数字经济沙龙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激活发展新动能推进‘人工智能+’走深向实”建言献策。专家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取得重大进展,人工智能正在由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加速从“+AI”向“AI+”转变。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我国积极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制定发展行动方案。“从中央部署来看,‘人工智能’已在六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在今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信息社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刘苏毅认为,从国资委召开的专题推进会来看,发展人工智能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央企业全局工作的重点。中央企业将充分发挥链主牵引作用,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多政策支撑和应用场景。
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认为,中国14亿人口、100多亿物联网设备、国产大模型合成数据的新一波“数据红利”以及国产GPU、晶圆配套产能支持的超巨规模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将为我国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带来新机遇。
人工智能是引领产业变革的先导性使能性技术,拥抱人工智能已经不是各行各业的“选修课”,而是关乎生存发展的“必答题”。“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方式不断丰富,从按键、触摸到语音、视觉为基础的多模态交互,更好的自然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推动了全场景智能的发展和落地,有力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数智化升级,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家庭泛屏产品部总经理罗红说。
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产品负责人汪宇表示,自动驾驶可能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最淋漓尽致的赛道或者方向之一。就自动驾驶这一场景而言,近乎完整地诠释了人工智能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的核心能力,通过多样化的传感器学习和感知,借助大模型预测行为,智能生成高质量驾驶动作,从而实现对人类驾驶员的替代。
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李大海表示,端侧大模型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大家主要研究云侧模型,但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硬件性能和计算能力的增强,将大型模型部署在终端上会变得更为普遍,与云侧模型相比,利用端侧模型进行推理计算的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
算法、数据和算力被视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要素,大模型的性能取决于投入的算力和数据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蕴韬表示,随着大模型数量增加,可能会面临数据Token穷尽的问题,同时,在算力、数据、科研人才等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放眼全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追赶和超越都需要产业链各方主体长期协同发力。中国移动研究院(中移智库)副院长魏晨光认为,做好“人工智能+”不仅是产业界的事情,也需要研究机构的参与。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基础研究的发展,认真解决其中的痛点和堵点,让“人工智能+”加速赋能产业创新升级。
广州数据集团副总经理李学军指出,我们应抢抓战略机遇,做好打人工智能“持久战”的准备,努力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通过搭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推进算力资源、研发资源的有效共享。同时,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鼓励青年科学家“挑大梁”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研究,在项目、经费、激励和容错机制等方面提供支持。
“新华数字经济沙龙”系列研讨活动旨在搭建高端智库交流平台,与业界人士共同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沿、创新实践、典型经验以及数字经济领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展开“头脑风暴”,集智聚力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