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行业资讯  
5G+工业互联网迈入规模化发展...
划重点!2025年我国数据领域明...
为实体商业植入“智慧大脑”
强化数智赋能制造业蝶变升级
打通数字经济3.0“任督二脉”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 激活发展新...
预先注册智博会4大理由,1:获取现场参观绿色通道服务;2:电子邮件定期传送商迅,展品信息等;3:免费获得智博会刊1本(数量有限)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清研智谈 | “双碳”目标推动生态智慧城市建设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1610 次

双碳,也就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两个目标。双碳目标是我国在21世纪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由快到慢不断攀升、在年增长率为零的拐点处波动后持续下降,直到人为排放源和吸收汇相抵。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二者相互促进。城市作为人口最密集、各类要素资源和碳排放最集中的地方,推动其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和必由之路。随着2021年碳交易市场的开放,各地落实“双碳”战略目标部署的步伐逐渐加快。在“双碳”和“数字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化”与“数字化”、“智能化”的协同成为了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旋律。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城市绿色发展过程中,绿色建筑、低碳交通、能源生产利用方式等对许多城市而言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早在2008年,国家建设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上海和保定两市率先开展了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到2022年,低碳试点城市已经扩展到全国42个城市,各城市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实践,这些城市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多方面问题。

低碳城市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

我国虽然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原创性政策探索和创新阶段。尚没有在中央层面形成明确的低碳城市建设制度和法律保障,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科学的监督、检测与评估标准化机制。

绿色低碳技术攻破难、推广难

我国低碳雏形技术战略储备不足,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研究,中国要实现碳控和减排目标,至少需要掌握电力、交通、建筑、钢铁、水泥和化工与石油六大部门的62种关键专门技术和通用技术,而对于其中的43种关键技术,中国目前并没掌握核心技术。目前,低碳城市建设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的参与意愿不够,缺少市场力量的推动。城市低碳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沿袭了以往模式,没能引导公众参与低碳建设监督,一般公众对低碳城市的关注度较少,缺乏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热情和认知。

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与能级提升发展有待突破

我国产业规模庞大、产业体系齐全,但产业结构偏重、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含碳量偏高及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压力较大。目前,还有不少民营企业主动转型意愿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会在短期内降低企业利润、增加经营压力;另一方面是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客观因素,设施装备陈旧、技术革新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制约了绿色发展能力。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投入不充分,影响了绿色低碳发展成效。

全方位促进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尚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发挥各方面协调作用,统筹多方资源,加强技术研发与引进,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绿色低碳转型。

创新监管与治理手段,加强基础设施数字化监管

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技术是手段,监管是推力。对于智慧城市助力“双碳”实现而言,监测是基础,数据是要素,分析是支撑,场景是关键,这就需要物理层的感知、网络层的传输、数据层的分析、应用层的数字化转型来支撑。从国内外“双碳”建设进程来看,核心基础是建设基于监测数据、精细化、专业化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精准地采集排放数据,实现排放数据的多元化、可视化,从而指导政策制定和实际实践等。

多部门高效协同,实现复杂任务高效执行

低碳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降碳,而是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长远任务。针对各地低碳城市建设中呈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央相关部委应加强不同区域和城市间的统筹协调力度,避免每一个空间单元各自为政单独设计碳中和路线;加强跨行政区域的大尺度协调、城市群间资源要素协同;建立统一规定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鼓励城市间、城市群间碳汇交易机制共享等。

加强技术研发与引进,助力清洁技术攻关

在能源利用上,要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低碳减排项目、促进绿色经济复苏,对技术创新持续投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安全高效储能、氢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减污降碳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同时,电气化、氢能、生物质能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领域创新投入不足。“十四五”期间,能源研发经费投入计划年均增长7%以上,新增关键技术突破领域将达50个左右,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增加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气候变化是全球挑战,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要加强引进先进技术。国家间的分享合作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至关重要,把引进技术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通过多种政策工具和宣传手段,调动市场力量和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可以通过行政、财税、金融、法律等各种政策工具,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攻关,鼓励企业使用低碳材料,开发低碳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在建筑、交通、工业生产等领域通过立法来确保低碳发展理念的实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形式,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提高公众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认识水平。搭建生态城市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进度信息,该平台还能收集群众信息,达到信息的反馈。还可以发布一定的标语和公告牌,以提醒市民规范个人的日常行为,减少生活垃圾,避免随意排放,做好日常生态管理,推进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公众和市场成为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市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我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将使碳减排迎来历史性转折,这也是促进我国能源及相关工业升级和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