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8%。
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
5年提升13个百分点,浙江准备怎么做?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未来,该如何擦亮这张“金名片”?浙江给出了“作战图”。
激发数字化转型活力
浙江最新发布的《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成“三区三中心”,成为展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到2035年,全面进入繁荣成熟的数字经济时代,综合发展水平稳居世界前列。数字产业竞争力全球领先,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全面变革,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全面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高水平建成网络强省和数字浙江,成为全球数字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重要策源地,为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和高水平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具体来看,《规划》提出,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形成数字安防、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2020年达7020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4.9%。按2020年浙江64613亿元的GDP计算,当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86%。
“浙江经济排名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在其中发挥的能量可想而知,早前发力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科创平台均贡献不小。”财经评论员徐浩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同时,数字经济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杭州‘城市大脑’就是最好的例证。”徐浩平指出,作为国家四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之一,其已经覆盖了全市420平方公里的范围,在疏解交通、停车等难题,实现“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场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浩平进一步表示,在一些细微场景上,企业也在数字应用领域下功夫,“数字浙江的变革已经深入到方方面面,在做实事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未来一定可以走得更好更远”。
夯实产业和人才基础
《规划》提出,建成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成多元数据融合应用的“产业大脑”,实现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产业大脑”应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产业数字化水平领跑全国。
《规划》还提出,建成全国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金融中心、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等具体目标。
“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浙江应该发挥企业的产业优势、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以及数字经济的基础优势。”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浩兴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特别要注重如杭州、宁波两座重点特大城市的错位、协同发展。其中,杭州重点抓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兴制造业、人工智能;宁波在发挥海港优势和制造优势基础上,协同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同时应与嘉兴、金华、丽水、衢州等协调发展,在区域之间形成共同推动的局面。”赵浩兴如是说。
赵浩兴强调,“创新的核心是人才”,政府要投入更大规模、更优质量的资金在创新以及人才培育和引进方面,形成创新高地。
“目前,杭州已初步形成吸引优秀人才、优秀产业进入的态势,但力度还不够大,尤其是国外的先进制造的创新研发基地以及高端人才进驻数量,与上海、北京、深圳相比,差距还非常大,需要制定更有力的创新制度。”赵浩兴进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