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部,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正在崛起。
环球航运广场、宁波中心超高层……一座座标志性楼宇拔地而起,吸引着万千目光,其中税收上亿元的楼宇就有15座。这里,是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福明街道的东部新城核心区。随着商业活力的与日俱增,管理和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宁波加快了新型城市治理的探索脚步。
去年底,福明街道划出一块面积8平方公里、横跨4个社区的楼宇最密集区域,建成宁波首个具有AI管理特色的楼宇社区——荆城楼宇社区,上线集党建、数字招商、智能评估、风险防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楼宇大脑”,由6名“社工”管理辖区内的51座楼宇、2000余家入驻企业。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个颇受关注和期待的楼宇社区,半年多来运行得如何?各种数字化应用有多“聪明”?日前,记者走进这个“竖起来的社区”寻找答案。
城市新中心碰到治理难点
和传统社区不同,荆城楼宇社区是一个建在楼宇间的虚拟社区。
夏日,从宁波市区出发,一路向东行驶,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之中,我们找到了它的集中办公区域。
上午9时许,楼道里、电梯间人来人往,但类似传统社区居委会的集中办公区域人不多。偶有来咨询和办事的企业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上门,一般不出10分钟就能解决问题离开。一字排开的长桌,椭圆形的接待区域,简约整洁的会议室……像极了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办公区。
2005年初,宁波城区向东突围,在三江口老城东部建起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成为今天的东部新城。随着宁波市政府迁入,城市东扩按下“快进键”,地标性建筑不断推陈出新,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文化广场及一批批品质楼盘、高端办公区等拔地而起。这里超越三江口,成为宁波炙手可热、商业活力最强的区块之一。
东部新城核心区的众多楼宇。陈乾斌/摄
当乡村摇身一变成了时尚之城,现代化的气息越来越浓,企业和人口急剧增长。但很快,这个发展中的城市新中心就碰到了治理难点。
东部新城核心区是福明街道的一部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颖资就像接了个“烫手山芋”:51座楼宇、2000余家实体办公企业,加上数不清的虚拟注册企业,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无法适用,不要说管理和服务,一些企业要么找不到负责人,要么索性连门都不让进。
一来二去,这些楼宇虽然名义上归街道管辖,但现实中“井水不犯河水”,除了物业各自管理,其余工作开展起来相当困难。“体量庞大的楼宇群,却变成了管理的真空区。”陈颖资感到无奈。
城乡结构转变后,治理方式如何转型?
宁波市、鄞州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福明街道商议,不如专门划定一块区域,尝试打造一个“竖起来的社区”。一条虚拟的界限,圈出8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横跨4个社区、楼宇高度集中的东部新城核心区纳入其中。
其中一栋楼的5楼,设立了集中办公区域,由福明街道选派6名“社工”常驻办公。
“社工”们均来自街道,大多是发展服务办的成员,有的善于做群众工作,有的接待服务能力强,还有的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们专业各异、分工明确,有经验老到的基层干部,也有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去年底入职的95后杨巧何,是这里最年轻的“社工”。
楼宇社区开辟共享空间为企业交流提供平台。
在荆城楼宇社区,“社工”们白天走访企业了解需求,对接项目招商、跟踪落地,傍晚则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此外,每人要兼顾10个左右的微信群,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动态,为企业答疑解惑。沟通联络、接待讲解、组织活动、调解纠纷等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如今的荆城楼宇社区,树木新绿。告别了粗放的管理模式,高效的现代化治理方式在这里清晰可见。
“楼宇大脑”帮忙6人服务51座楼
前段时间,“社工”戴铭梅一打开微信群,就有多家企业向她咨询员工接种新冠疫苗的事。她总是熟练地解答,并把提前准备好的接种预约流程和楼宇接种点的时间安排发到群里,她也由此收获了一片点赞。
6名“社工”与51座楼宇,数量如此悬殊,怎样工作更有效?
街道工作人员向客商展示“楼宇大脑”。
在“社工”开展“保姆式”服务的同时,街道为荆城楼宇社区量身打造了一个“楼宇大脑”,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
一块电子大屏幕,摆在集中办公区域最中心位置。戴铭梅点开系统,一张“云图”便跃入眼帘:经三维实景展示,每栋楼的内部空间,包括周边主干道路、配套设施及每个街区的小景观都一目了然,动动手指就能摸清“家底”。
宁波市智蓝图汇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初注册的一家创业公司,主营智能安防产品,看中了东部新城的软件产业环境,想在荆城楼宇社区“安家”。企业总经理蓝舜来到集中办公区域,戴铭梅没有带他四处走访选址,而是请他在“楼宇大脑”的大屏幕前坐下来。
根据企业基本信息和实际需求,“楼宇大脑”马上开始智能匹配,自动生成个性化方案,为企业推荐了3个具体选址。点击任何一个,不仅可以看到地段、外观、楼层、面积、租金和物业费,还能以不同色块展示楼宇的产业分布、企业数量、主导产业等情况。甚至,每一层楼企业的年度营收、税收等,连同“住”在隔壁的邻居是谁、上下游产业链是否完备等,都看得一清二楚。
从最初接洽到最终落地,只用了一周时间,蓝舜就选好办公地址,签订入驻协议。戴铭梅说,这样的流程放在以前,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起码要好几个月。
实践中,“楼宇大脑”运用最多、成效最明显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之一,是“AI招商”平台。它能搜索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抓取并存储企业投资动向、服务需求等精准信息,使招商更有的放矢。
街道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楼宇大脑”风险防控系统。
不久前,一个优质的大型项目落户荆城楼宇社区,该项目是“社工”王辰主动打电话联系的。刚开始,对方企业十分吃惊,连连问她为什么消息这么灵通。
“我们有‘千里眼’。”王辰打趣说。实际上,是“楼宇大脑”的大数据算法抓取到该企业的一则招聘信息,从而捕捉到该企业有意向在宁波开设分公司的信息。
一改传统的招商模式,目前“楼宇大脑”的“产城融合”平台上,已储存了全国1万多个基金公司和600多个创业创新项目,既节省招商成本,又有效拓宽了招商渠道。
“万一进来的‘住户’不好怎么办?”
“别担心,大数据能精准‘指路’。”陈颖资笑着回答。
楼宇社区招商人员、客商、基金投资人、主管部门和相关政策制定方等召开视频会,结合“楼宇大脑”风险防控与监测预警平台提供的企业违规、诉讼、民间借贷、失信被执行人等信息,对企业市场价值、是否有不良记录等进行综合评估,经层层筛选,过滤掉不良企业。
“正因为有这样周到放心的服务,我们选择了这里。”蓝舜的创业公司计划在今年7月底推出第一批科技类创新产品,他的脸上已写满期待。
共建共治共享激发自治活力
未来,我们的社区会是什么样子?
成为荆城楼宇社区“社工”之前,杨巧何有过许多想象。到楼宇社区后,她越来越感到梦想中的未来社区模样正照进现实:在“楼宇大脑”的牵引下,更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逐渐扩大到党建、人才引进、政策申报、政府决策分析等领域,楼宇社区变得越来越聪明。
在寸土寸金的商业繁华之地,如何服务好企业和群众?单靠政府部门势必独木难支,归根到底要激发楼宇企业的主体活力,开展共建共治共享。
就像居民社区里有分工明确、横向覆盖的网格员,荆城楼宇社区则以竖向的楼宇为单位,由街道工作人员、“社工”、快递员、保安等担任“守楼员”。同时,楼宇社区实时更新数据,并将部分数据开放给企业和物业,最大程度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荆城楼宇社区开展元宵节活动。
强大的集聚力,推动了楼宇自治“共同体”的形成。30多家中介组织、楼宇运营商及企业等共同组成“鄞领CBD生态联盟”,为部门政策指导、楼宇资源整合、企业交流活动、跨界多元合作提供平台,助力党务、政务、商务、社务等在楼宇社区里实现“四务合一”。
朝夕相处间,楼宇社区里的各类主体自发开始互动:有的拿出原来仅对员工开放的健身房,供周边企业白领使用;有的对外开放员工食堂,解决周边白领就餐问题;还有的办起展览、开设讲座,为周边楼宇党员开展党组织活动提供教育资源……
集中办公区域所在的紫荆汇大楼,平时请老党员讲党课,逢年过节举办庆祝活动,阅读书吧书盈四壁、洽谈区域温馨舒适,定期进行的白领课堂、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楼宇音乐会等活动名额经常被“秒杀”,不仅楼宇内的企业员工会参与,周边楼宇的企业员工也是这里的常客。
以地域相近、便于活动为原则,楼宇社区内的企业还可跨越党组织隶属关系,共享党建资源、共办党员活动、共推服务项目。
最近,荆城楼宇社区成了全国各地及企业频频探访的热门参观点,吸引了省内外80多批1500多人次前来考察。现场体验后,很多人的直观感受是“专业”。
楼宇里的“网红直播间”为企业讲解税务政策。
为将专业力量发挥到极致,楼宇间诞生了一个“网红直播间”。今年“五一”前夕,鄞州区税务局福明税务所工作人员林煜栋,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为楼宇社区里的企业上了一堂税务直播课。
这堂课,讲的是去年企业所得税年度清缴和近期增值税优惠政策,都是企业高度关注的内容。此外,直播间还会定期邀请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介绍产业动态、解读政策要点,实实在在帮企业解难题。最火的直播课,一次就有上万人围观。如果错过了直播,还可以扫描二维码,随时回看直播内容。
“现在的荆城楼宇社区,正处于变迁时代。”福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飞忠说,“正是观察类似楼宇社区塑造、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今天,我们可以其为借鉴,深入探索城市治理迭代升级的新模式。”
“两新”组织党员学党史课堂落户楼宇社区内的“网红直播间”。
“社工”手记
每天两万步,用心做服务
李展望:我是宁波市鄞州区福明街道荆城楼宇社区的一名专职“社工”,今年是我从事招商专员工作的第8年。我在荆城楼宇社区重点对接7幢楼宇、500多家企业,在这些楼宇、企业之间来回穿梭,我每天平均要走两万多步。
前阵子,宁波心联心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想在荆城楼宇社区的人力资源产业园落户,但自行寻觅后没找到办公用房。该公司负责人通过楼宇服务牌联系了我。在详细了解其租金、面积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后,我在“楼宇大脑”后台输入该公司的相关需求,为其匹配出多个落户方案,同时结合该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服务对象,帮其与区人社局等部门对接,咨询优惠政策等。最终,我为该公司提供了最优的选址方案,并全程陪同该公司在荆城楼宇社区完成落户。
我的办公室在楼宇“丛林”中,似乎有点“高大上”、让人羡慕。当然,我们楼宇集中办公区域敞开式的办公环境、服务企业的模式对“社工”的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不仅要热情、耐心,还要了解经济、熟悉政策,精心谋划一企一策、专业解答一企一问,尽力消除企业和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高效整合街道、职能部门和楼宇物业的力量。此外,还要把民生保障、综合治理、党群建设等服务送进楼宇。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不断地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