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工厂”,人的干预将越来越少。
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推进新一轮智能化技术大改造,新建“未来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30个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3000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未来工厂首次亮相,并将成为宁波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砝码之一。
“未来工厂”将实现智能制造的再一次跃升。(殷聪 摄)
“未来工厂”有何特征?这是基于智能制造的良好基础,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化工厂。按照计划,宁波将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充分融合,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描绘宁波“智造”新图景。
制造车间酝酿新变革
去年12月23日,浙江省首届“未来工厂”发布会上,28家企业入围首批“未来工厂”名单。透过它们,你或许可以清晰地看到工厂的“未来”图景。
在康赛妮,一台台崭新的机器,轴轮缓缓转动,发出轻微的声响,整个“未来工厂”即将完成最后的调试。按照计划,五层楼的新厂房内,一层和二层将作为主要生产加工区,羊绒从一楼投料口投进机器,全程自动化操作,最后在二楼制成纱线。不仅如此,整个智能系统还将一并完成成品筒纱的称重,贴标,包装,集合成箱并打包入库。
据康赛妮智能工厂项目现场负责人牟黄波介绍,新建的智能工厂,是康赛妮联合德国西门子打造的全行业首家智能“黑灯”数字化无人工厂。项目已新增加10条粗纺流水线,可年产1500吨高档羊绒纱线,产能效率将是正常10条生产线的近2倍。
“如此大规模,又高度智能化羊绒线生产车间,世界唯一。”牟黄波告诉记者,未来康赛妮安排客户订单,只需在中控中心下单,智能工厂就能自动完成从投料到出厂成品打包的全过程操作和质量控制,预计该工厂投用后,生产效率将提升20%,库存周转率提升100%,交货周期缩短50%,总用工计划人数减少50%。
在宁波,康赛妮全力打造的“未来工厂”并非个例。步入雅戈尔的智能工厂,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兼容的车间,不仅让雅戈尔的大单生产周期从45天缩短到32天,量体定制周期也由15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单件定制周期可缩短至2天。
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雅戈尔的生产方式正进行全面重塑,新一代信息技术让它的生产实现跨地域工厂的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自适应。“简单来说,整个工厂已形成一个智能化的调度中心,让自动化设备有了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的大脑。”雅戈尔服装制造信息总监顾跃君告诉记者,比如:当物料低于储备值时,系统将第一时间下单订购;当面料经过视觉检测设备时,它将代替人工实现更为精准的检测。
按照计划,宁波总部、吉林珲春两大制造基地的5G未来工厂建设预计年内完成。待明年云南瑞丽工厂投用后,雅戈尔将开启“未来工厂”智造新模式。届时,雅戈尔的生产效率有望提升25%以上,预计年利润可增加3000万元。
而在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汽车,年产30万台/套纯电动汽车部件智慧工厂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作为吉利汽车第一个“未来工厂”,该项目将充分采用数字化技术,并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打造一个高柔性、智能、敏捷、透明、清洁、宁静、环保、精益的智能制造标杆车间。
在位于北仑区的东方电缆,国内唯一具备户外海洋模拟试验场的高端海洋能源装备系统智能化“未来工厂”已整装待发。占地450亩的“未来工厂”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海缆智能化生产基地,它也将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全流程可视化、实时监控,实现产品数据孪生与定制化生产。
培育智能制造新动能
去年8月,《浙江省培育建设“未来工厂”试行方案》出炉,“未来工厂”的概念包括数字孪生应用、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社会经济效益等七大关键要素。
通俗地讲,“未来工厂”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充分融合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以此为准则,浙江将把更多发展潜力大、发展趋势好、发展水平高的企业培育成为“未来工厂”。
“在去年我省公布的28家‘未来工厂’名单中,我市共有吉利、东方电缆、雅戈尔、康赛妮4家企业入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尽管它们所处行业不尽相同,但在创新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它们均积极探索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产品+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找准了自己的路子。可以说,“未来工厂”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充分融合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事实上,从2012年起,浙江便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器换人”,引导、激励浙江制造工厂用机器替代简单、重复、高强度、高风险的岗位,同时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2013年至2017年,实施“机器换人”的五年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累计提高51.2%,浙江在役机器人数量遥遥领先。这一切为浙江制造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机器换人”解决的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问题,那么智能化改造提升,则是在自动化基础上,进一步瞄准更高阶的智能化目标。2017年至2019年,我市启动自动化、智能化“三年大改造”,累计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技改项目5450个。这些项目的实施使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1.4%,生产设备数控化率平均提高13%,运营成本平均降低9.8%,产品生产周期平均缩短10.2%,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9.4%,单位产值能耗平均降低7.2%。宁波走向“智造”,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然而,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仍然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此时提出的‘未来工厂’,正是智能制造阶段性的进阶版。”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不断融合,智能制造将刮起一波转型升级的新风潮。
在今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其中,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将是浙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践行数字化改革的重点。如今,宁波已经拥有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制造企业,足以追赶甚至领跑全球制造标杆。同时,以它们为新航标,宁波将引领更多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主动智变升级。
抢抓智能制造新机遇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变革的加速融合,以‘未来工厂’为牵引,全力推进智能制造可以说恰逢其时。”在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秘书长曾家军看来,宁波正全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当下正是宁波抢抓变革机遇,实施智能制造最为合适的时期。
他告诉记者,随着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应用的不断普及,价格不断降低,企业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不仅如此,各类工业软件的不断出现,各行业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日益成熟以及工程服务公司能力、水平的日益提升,都为宁波推进智能制造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国内软件及硬件(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价格的下降,也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铺平了道路。宁波博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与信息中心总监李红松告诉记者,与10年前相比,现在市面上的工业机器人功能更加完善,其价格也已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以六轴机器人为例,现在裸机价已不足原先的一半。
而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国内工程服务公司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既能开发工业软件和互联网应用系统,又熟悉细分行业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研发、制造、集成的工程服务公司变得越来越多。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机遇无时不有,就看我们是否善于判断,能否抓住并利用。反应敏捷,就能掌握先机、步步领先;反应迟钝,就会错失良机,步步落后。”在浙江移动宁波分公司副总经理方如利看来,目前是企业抢抓变革机遇,实施智能制造最为合适的时期之一。除了软、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工程服务公司服务的日益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不断融合,也为智能制造加速发展安上了马达。
事实上,借着“未来工厂”建设的东风,我市正加快打造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按照计划,我市将深化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强化“点、线、面”技术改造模式,分层次推进大中型、小微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质扩面。同时,通过“百场千企”数字化赋能对接系列活动,推动模具、家电、成型制造、汽配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应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