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智慧城市  
行业资讯  
电商“尴尬推送”泛滥,是算法...
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圈定七方面...
从DeepSeek的成功经验看原始创...
“6G落地,标准要先行”——热...
“人工智能+消费”激活新蓝海
机器人马拉松:人类的想象力在...
智慧社会管理体系

全市六区创新社会管理载体同步启动智慧城管平台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2-07-04   浏览次数:6616 次

  2012年4月15日,一市六区智慧城管中心正式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市“市区一级平台、两级部署应用”的智慧城管模式正式投入运行。智慧城管作为我市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响应市委“三思三创”活动,全力助推“六个加快”的重要部署,同时更是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载体。自筹备以来,始终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目标要求,努力创新社会管理格局,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造、改进、改革,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据统计2012年1月至4月,全市智慧城管共发现问题180270件,立案138611件;应解决110691件,解决完成102805件,解决率达到92.88%。其中电话投诉8295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135件,主动发现率达到95.40%,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政府主导,一体统筹建设,着力推进城市管理资源集约化
  我市智慧城管坚持“以最小投入,实现最大效益”为目标,突出“顶层高标设计,一体统筹实施”建设理念,努力实现“覆盖全面、信息融合、运转高效、全国领先”的宁波智慧城管体系。
  一是突出政府统领,市区同步筹建。智慧城管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关怀,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我市智慧城管建设目标;市委王辉忠书记两次做出批示,指明了建设方向;刘奇市长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智慧城管建设方案、实施办法等纲领文件加速推进步伐;同时市、区级分别组建了以副市长、副区长挂帅的市、区智慧城管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全市智慧城管建设,代表政府全面行使智慧城管指挥、监督、协调、考核、评价、奖惩等职能。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按需集约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突出“顶层高标设计、平台两级部署、一体应用统筹”的建设理念,大力推进区域硬件设施建设。截止4月全市共新增固定视频监控191个(其中高清探头84个),车载无线视频58台,车载GPS定位1200余辆,单兵168套,并细化新增城管通、处置通、执法通等终端设备800余部。
  三是部门齐心协作,资源共建共享。智慧城管以“立足自身,争取共享,做强专网”为建设思路,加强相关部门对接,目前已整合包括公安在内的固定监控4672个,工商企业征信数据46万余条,基础地理信息2430平方公里,全大市机动车车辆信息100余万条。通过整合,智慧城管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应用于建筑工地、街面秩序、积水排查等城市管理的日常监管环节之中,为提升问题发现,探索温馨提示执法等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实现了综合资源的高效应用。
  二、健全体系,二级网络运行,着力推进城管问题处置协同化
  智慧城管始终将增强管理合力作为运行管理重点,积极构建和完善体系建设,形成“市级监督考核,区级受理指挥,多级协同处置”的运行管理格局。
  一是完善组织机构,构筑运行体系。分别组建成立副局级、副处级的市、区两级智慧城管中心,实现高位配置,细化职责分工,确立市级高位监管统领,区级靠前派遣调度的运转流程,同时区级组建信息采集队伍、市级组建考评监督队伍、市区两级共同组建座席受理等队伍,实现主动发现问题靠前化、监督考核高位化、受理运行日常化,提升业务运行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二是编制规范标准,完善制度体系。通过制定《宁波市智慧城管实施办法》等20余部制度规范,逐步建立起“以规章为统领、以标准为核心、以办法为关键”的制度规范体系,细化管理内容,明确管理标准,落实管理职责,强化管理实效,切实提升智慧城管“实时信息采集,实时措施跟进,实时效果反馈”的工作效能。
  三是搭建处置网络,健全协作体系。组建智慧城管市、区两级协同网络,构建多方协作的处置体系,全市已有超过250余家各级政府、直管部门和主要企事业单位纳入到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共同参与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形成以政府为核心,部门协同为主线,公众参与互动的运行模式。截止4月底,社会公众超过8000人次参与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市区两级部门超过10万人次参与了智慧城管案件问题的处置。
  三、共同治理,三项同步监管,努力实现城市管理过程可控化
  一是倾听民声,实施感知同步,提升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能力。智慧城管坚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智于民”,在突出人机结合优势,形成智能管控、车载移动视频、固定视频、单兵便携移动视频“四力合一”科技化监管的同时,加强与市民互动,重点利用热线、微博、短信平台倾听民声、受理民诉、引导民意。目前已整合96310(12319)热线,建立全市统一的呼叫中心,实现全市六区城市管理投诉的统一受理、统一交办、统一跟踪。同时开辟“甬城智慧城管”官方微博,第一时间答疑解惑,引导网络舆情。此外,还试点研发了违章停车温馨提示,发布了道路坑洞分布图、公厕分布图等便民信息,既立足城市管理职能延伸,又促成合法的利益协调,达成有效的民意诉求。
  二是注重落实,过程控制同步,提升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能力。借助GIS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人员、车辆、设备及主要监管对象运行状态的空间化、可视化,及时掌握市、区城管系统及城市管理各网络协同单位在智慧城管各网格内的工作动态。全程掌握智慧城管每个问题从发现到处置再到解决的全过程,形成“分工明晰、时限明确、追溯有效、全程记录”的流程处置控制。
  三是源头监管,信息分析同步,提升第一时间研判问题能力。通过对全市六区案件运行数据的及时记录和分析、梳理,准确掌握城管管理领域分对象、分时段、分路段的问题发生率、问题重复率和问题处理率,有效推定管控的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内容,为问题的源头治理和优化处置提供权威依据。同时通过编制舆情、快报、通报等信息,及时将处置疑难案件和重点问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形成信息互通、共同治理、合作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