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宁波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现场。
借助乡村公交,一举解决偏远乡村运输难题,打通快递运输“最后一公里”的“村村达”项目;将近20年的家政行业管理数据,应用于家政服务创新的“81890生活通”项目;借助大数据,驱动健康险创新和精益化运营的“甬惠保”项目;巧用大数据,解决网络订餐监管难题,实现线上与线下智能、动态监管的“商安网络订餐监管”项目……
经过近4个月的层层筛选,12个数据应用项目脱颖而出,在9月12日上午举行的2020宁波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上上演巅峰对决。最终,“村村达”项目以90.3的高分排名第一,拿下宁波总决赛的一等奖,“81890生活通”以及“甬惠保”项目排名第二、第三,拿下二等奖,“商安网络订餐监管”“食安小助手”及“钱湖图策”项目拿下三等奖。
细看12个数据应用项目不难发现,它们已涵盖了普惠金融、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而这仅仅是宁波数据创新应用的开始。借助数据开放的东风,宁波数据应用的创新变革已在路上。
12个数据应用的创新之旅
当你还在因为身处偏远乡村,收不到快递也做不了电商而烦恼时,宁海“村村达”项目已让4个偏远村子享受到了与城区相同的配送服务。
借助成熟的宁海城乡公交线路以及车辆的实时调度与定位数据,宁海“村村达”项目实现了货物的精准跟踪与准确投递。当你想在中午吃一顿丰盛的外卖时,只需点开“村村达”小程序,美味的外卖便随即而至。
“由于宁海山区较多,部分偏远的乡村距离快递物流配送中心较远,是快递、同城配送服务的盲区。”“村村达”项目负责人周舫告诉笔者,以宁海的双峰村为例,从宁海物流配送中心到双峰村需要近2小时的车程。一来一去近4个小时的时间让快递、同城配送服务敬而远之。
“宁海现有的城乡公交能帮助快递公司破解这一难题。”周舫说,目前该项目已成功搭建城乡公交与快递公司之间的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比对与分析,该项目能更快地将偏远乡村的居民的快递送至乡村的邮站、菜鸟驿站等村级综合服务网点。
与“村村达”项目的大数据应用略有不同,“81890生活通”项目依托的是近20年的家政行业管理数据。81890运维部主任朱红波告诉笔者,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81890生活通”项目通过搭建对家政企业、家政服务员、消费者的信用评估模型和评分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家政领域的信任度。
“当你需要家政服务时,只需要在‘81890生活通’APP上下单,系统便会根据距离、企业的服务能力为你精准对接。”朱红波说,该项目利用信用体系结合服务指派、双向评价、经营信息展示等功能,将倒逼企业及从业人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本次大赛的参赛项目针对解决民生和社会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创新设计研发,为我市数据创新应用开了好头。”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今后将持续举办,让大赛成为政府开放数据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转化引导平台和对接平台。
数据开放的迫切需求
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数据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个看似抽象的名词已被普遍接受,无论是“最多跑一次”“一证通办”“刷脸办”等办事方式的改变,还是公共服务“电子卡包”“电子支付”等支付方式的变革,都与数据息息相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互联网数据服务(含数据中心业务、云计算业务)实现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5.6%。数据这座巨大的“金山”,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与发展潜力。
不光如此,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已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实现数字化赋能的重要手段。数据共享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过程中发挥着核心驱动作用,公共数据开放将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流动的先行者。
“宁波是智慧城市先发之地,也是数字化转型重要实践之地,经济、社会、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对公共数据开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明确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称为五大生产要素。
与此同时,《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也多次提出“要在公共数据开放和应用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全市累计已有31个部门开放了5141项数据项,数据总量近4.7亿条。凭借数据良好的创新与应用,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复旦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中,成功拿下“新数倍出”单项奖,在全国113个地级市(含副省级)中综合排名第三。
“村村达”项目最终捧得一等奖。
推动数据应用百花齐放
“公共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信息服务企业研发更有市场黏性、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参加比赛的浙江商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以该公司主打的“商安网络订餐监管”项目为例,借助市场监管部门的相关数据,该项目无需监管人员线下排查,也可精准、快速、持续地识别网络订餐平台上的餐饮单位是否存在缺证、假证、证件超时限、经营超范围等违规情况。
与原先人工5分钟审查一家餐饮单位资质的速度相比,该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效率高。1秒审查10家餐饮单位,不到1小时便可完成全市约3万家网络餐饮单位的审查。此外,该系统可自动标注违规单位的地理位置,大大提高了线下执法的效率与精准度。
“目前我们的项目已覆盖全国148个城市,足迹遍布浙江、山东、重庆、四川、甘肃等省市,覆盖人群已超过8亿人。”该负责人说,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公共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与挖掘,开展大数据开放和产业创新应用将让城市发展更加智能化。
事实上,宁波在数据共享、开放上已率先出击。去年12月30日,《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办法》,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迫切需要、行业增值潜力显著和产业战略意义重大的公共数据,将优先开放。
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宁波已向社会公众开放了综合政务、经济管理等20个领域的432个资源,资源总条数307万条,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公共数据的需求。